去年10月29日,数十名市政协常委风尘仆仆地实地视察了惠城、惠阳两区9所小学后,聚集在惠州宾馆碧云楼,就两区小学大班额情况进行专题议政。
大班额现象突出的问题引起了市政协和广大市民的广泛关注。市政协决定对大班额这一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议政。经过几个调研组数月的深入调研,《关于惠城、惠阳中心区小学大班额情况的调研报告》以及其它3篇调研材料新鲜“出炉”了。专题议政会上,常委们踊跃发言,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最后形成了《关于解决惠城、惠阳中心区小学大班额问题的建议案》。一个个问题通过翔实的数据和严谨的分析被展现在报告中,7个具有操作性、建设性的建议一目了然。
这是市政协开展参政议政活动、履行职能的一个场景。近年来,惠州市政协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特点,开展的每一次调研,每一次视察,无不事关发展,无不紧贴民心,无不牵挂民事;开展的每一项履职活动都力抓关键、突出重点,以形式多样的履职活动和实实在在的效果,为构建和谐惠州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市政协以团结和民主为主题,始终加强团结、发扬民主、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凝聚人心,把为惠州改革和发展减少阻力、形成合力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全过程。
聚焦惠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事求是建言献策
随着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投产和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的加快推进,惠州将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面对新形势,市政协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无论是委员提案提出的意见建议,还是大会发言提出的呼吁,都紧紧聚焦于惠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几年来,委员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广泛协商,以各种形式,坦诚进言。比如对经济体制改革、民营企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政府职能转变、“三农”问题、教育改革、环境保护、城市建设与管理、发展旅游产业、健全保障体系等问题,纷纷发表独到的见解,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委员们发表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不少意见和建议在决策和实践中得到了吸收和采纳,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评价。
现代物流业既是商贸流通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市政协对如何加快惠州现代物流业发展进行专题议政,形成了《政协惠州市委员会主席会议关于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建议案》。提出了要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发展规划、抢占发展先机、营造发展环境等建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称赞这次专题议政“课题新、有深度、实事求是、水平高”。
市政协还充分利用主席会议一事一议,进行政治协商。比如对我市巽寮湾旅游度假区的总体开发,在市委决策之前,市政协就召开有各民主党派人士参加的主席会议进行协商,对如何进一步搞好总体规划、利用好自然资源、避免环境污染,如何减少投资风险、增加经济效益等问题提出不少建议,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紧扣和谐主旋律,化解矛盾,维护群众利益
加大民主监督力度,是构建和谐惠州的重要手段。2005年,惠州市政协选择“建设邓演达纪念馆”、“将市文化中心改建成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这两个内容重要而又久拖未决的提案作为重点提案,叶月坚主席和杨有义常务副主席亲自带队视察,形成主席会议建议案,得到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使这两个拖了多年的老问题终于得到较好解决。
惠州市政协近几年来上报社情民意信息219条,编辑《惠州社情民意》80期,及时向党委、政府传递群众呼声,促进了不少问题的及时解决。如《惠州印刷厂干部职工合法权益受严重侵害的反映》、《纠正村干不正之风,维护村民合法权益》、《矮陂镇增湖村严重砍伐山林何时休》的社情民意,市领导亲自批示,指定专人负责处理,化解了矛盾纠纷,维护了群众利益。
关注困难群众冷暖,把实实在在的关怀送到群众家中
困难群众的生存和发展对构建和谐惠州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惠州市政协把扶贫济困、人性关怀作为协助政府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把视点放在了农民兄弟、下岗职工和精神残疾病人等困难群众身上。近年来,市政协围绕“三农”问题、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农村“一保五难”问题等进行调研视察,把实实在在的关怀送到群众家中。
关注困难群体,促进社会公平友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市政协关注被“关锁”的精神残疾人,在实地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专门召开主席会议,就如何落实以人为本,实施“解锁工程”进行认真的讨论,并通过了《政协惠州市委员会主席会议关于“以人为本,实施我市精神残疾人‘解锁工程’”的建议案》,建议对精神残疾人实施“解锁工程”,尽快建立工疗站、农疗站和“精防”工作长效机制,使康复的精神残疾人回归社会。去年3月,惠州市精神残疾人“解锁工程”正式启动,120名被“关锁”精神残疾人陆续接受了免费康复治疗。
市政协还利用自身优势,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为了让外来工的子女能享受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质教育,市政协从2004年初开始,利用例会和专委会活动,进行个别和集体发动,组织政协委员、台商捐资2820万元创办中建麦绍棠学校、惠台学校、富民小学和惠港学校。
服务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调研,出谋划策
惠城区政协自2000年以来共召开各类专题协商座谈会35次,就“十五”计划、政府工作报告、重大规划建设项目、重大举措、重要人事安排、重要工作部署等进行多层次协商议政,还先后就民营经济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信息化建设、构建和谐城区等议题进行了专题协商讨论,委员们提出的真知灼见大多被采纳。如2001年,常委会议专门对该区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议政,积极建言献策,专题议政报告得到市、区党政领导的重视和采纳,如市政府批准惠州市汽车大市场由原来的临时用地改为正式用地,并同意就地扩大,逐步建成永久性市场;东平水果批发市场搬迁新址开业等。
惠阳区政协成立了反映社情民意的工作机构,形成收集、处理、报道、反映的工作机制,同时,做好反映社情民意的培训和引导工作,使委员掌握采集、反映民意的方法。1998年以来,区政协共接待群众来访200多人次,群众来信32件,并将这些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和社会基本情况报送给党政领导,对党政领导了解民意、体察民情、集中民智,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产生了良好效果。
惠东县政协先后通过调研视察、委员提案等形式,对县里的污水处理、鞋废料处理、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处理、自来水水质净化、南湖清淤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惠东县委、县政府对环境保护和一批环保重点项目加大了投入,如将全县垃圾处理列入八项民心工程,力争2006年底在大岭建成日处理规模600万吨的垃圾处理厂;黄排污水处理厂、梁化危险品处理工程等相继完成或正在建设中。
博罗县政协认真组织和指导各专委会开展调查研究活动,积极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获得了较好的成效。3年来开展了对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培育农产品流通队伍、教师队伍建设、县管水库经济状况、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务、水源涵养林情况、葛洪文化、行业协会发展情况等11个专题的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83条,多数建议已被县委、县政府采纳并在具体工作中得到落实。如2005年关于水源涵养林、葛洪文化、行业协会发展等3个专题调研报告提出的建议,均被县委吸纳到《关于制订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之中。
“一强二大”(即生态强县、旅游大县、水泥大县)是龙门县的发展目标。几年来,县政协常委会围绕这一发展目标,认真履行职能。2003年,政协常委会根据群众集中反映的“县城生活垃圾堆放场散发出的有害气体严重影响周边居民和单位的正常生活、生产”问题认真组织开展调研,撰写了“县城生活垃圾场亟待迁移”的报告;2004年就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工作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并撰写了调研报告;2005年,就部分乡镇撤并后的工作情况作了深入调研,写出“关于部分乡镇撤并后的工作问题的建议”报告;以上这些报告,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分别召开县长办公室会议、相关部门领导会议进行落实。 本报记者李 文 通讯员张 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