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党全国长期的重要工作。从我市具体情况来看,博罗县石湾镇黄西村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见本报3月3日A1版报道)。在黄西村,生产发展了,韭黄种植形成了产业化,月收入达60多万元;生活宽裕了,全村1000多户农户中的500多户住上“小洋楼”,人均存款达8900元;乡风文明了,家家户户有生财致富之道,喜事、庆典有公共礼堂,文体娱乐有公共场馆;村容整洁了,宽敞的水泥村道贯穿村头村尾,居住的洋楼整齐划一;管理民主了,依法选举村委会成员,村规民约健全,村务自治,村务公开。
黄西村建设新农村的实践给我们带来不少启示。第一,新农村建设必须充满信心。我市农村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仍然落后,人的素质仍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黄西村以前的条件也很差,一穷二白。经过多年的拼搏奋斗,才达到今天的发展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黄西村能实现的,其他农村经过努力拼搏也能实现。党中央把新农村建设任务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新农村建设的条件要比黄西村起步时更有利,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第二,新农村建设必须把生产发展摆在中心位置。黄西村的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农业生产产业化,就没有黄西村建设的资金来源,也没有他们的现代文明生活。当前我市广大农村的生产发展水平还不高,因此要大力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开发自己的特色产品。抓住农业生产发展就是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一切等、靠、要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徒劳无益的。
第三,新农村建设必须确立艰苦奋斗的指导思想。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推进和完成这一工程必须循序渐进、常抓不懈。黄西村的建设从上世纪90年代起步,经过不懈努力,村民经济收入逐年提高,村道村居建设逐年完善,这是长期努力的结果。黄西村的实践告诉我们,急功近利与新农村建设是格格不入的,新农村建设需要长期的实践和不懈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