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特别报道
 
两个家庭争夺儿子的悲喜剧
 
发表时间:2004-10-13 10:19:17  来源:
 
    2004年9月13日晚,一场特别的晚宴在湖北的三峡坝区接待中心隆重举行,两对夫妻和4名法官、2名律师一起频频举杯,相互感动得泪流满面,惟有旁边1个不懂事的孩子在蹦蹦跳跳,他才只有3岁,还不明白这感人的场面与他有关……
 
    一场网恋  骨肉离散
 
    杨小燕出生在湖北省秭归县的一个小山村。她从小父母双亡,勉强读完高中后,便随同学一起来到三峡坝区,在一家销售公司做起了啤酒推销业务。

   那时杨小燕爱上网。不久,杨小燕在聊天室里认识了一个昵称叫“零下一度”的网友,他们彼此很谈得来,每天都在网上见面。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像许多风花雪月的网恋故事一样,他们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了对方,自然而然地开始了接触。

    在进一步的了解中,小燕知道了“零下一度”的真实情况:他真名叫王大朋,比自己大5岁,是家中的独子,中专毕业后,在一家电脑公司打工,他有一个久病的母亲。

    又过了1个多月,两人相约见面。当王大朋出现时,杨小燕不禁感到意外,没想到这个男孩不但长得高大英俊,对人也很热情,让小燕“一见钟情”。晚饭时,面对心仪的男孩,杨小燕经不住一再劝说,便喝了几杯啤酒;随后,在王大朋连拉带劝之中,半推半就地跟着去了他所在的旅店……

    一起没有充分考虑好后果的“激情”事件就这样发生了。1个月后,杨小燕发现自己怀孕了!

    小燕是又急又怕,但王大朋却欣喜不已。他的母亲卧病在床,将不久于人世,王大朋想给母亲一些安慰。于是,王大朋与小燕一起,很快去补办了结婚证。随后,小燕辞去了工作,安心在家待产。

    谁知,网上网下两个世界,搬到一起住之后,他们之间的矛盾很快就暴露了。王大朋身为独子,一点儿也不善于做家务。小燕妊娠反应厉害,又吐又晕,可做饭下厨的事依然要小燕亲自动手才行。更重要的是,王大朋的那一点工资收入根本不足以维持家庭的开支,他们的生活时常陷入危机。

    面对窘迫的日子,加上孕期心情不好,小燕时常数落丈夫。这样一来,他们相互争吵就成了家常便饭……

    2001年3月18日,小燕在医院顺利地生下了一个男婴。杨小燕给孩子取名王洋洋。

    儿子的降生也确实让王大朋高兴了好一阵子,可谁知,问题很快接踵而至。由于小燕剖腹产所需费用是王大朋找朋友借的2000元钱,所以,债主很快上门讨债。看着捉襟见肘的日子,王大朋再三央求朋友宽限一些时日,其实,也是想法去借新债还旧债。

    可事情凑巧,小燕产后刚满月没几天,王大朋的母亲就病情恶化,很快去世了!这对贫困的小夫妻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他不得不再一次找亲朋好友说尽好话,借了几千元钱,才把母亲安葬了。

    面对一身的债务,面对一贫如洗却争吵不休的家庭,面对嗷嗷待哺的孩子……王大朋真是欲哭无泪,内心深处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他作出了一个不负责任的决定:抛妻弃子,一走了之!他给妻子杨小燕写了一个纸条:“我对不起你,也对不起儿子,我没有能力做父亲,也没有这个资格……”然后,一个人悄悄地出门,只身外出他乡打工去了。

    丈夫不辞而别,杨小燕整天以泪洗面,母子生活全无着落,她看着儿子失声痛哭:“儿子啊,你真命苦,你不该生在我们家呀!”一位邻近的中年妇女知道小燕的情况后,劝她把孩子送给别人算了,你一个人带不了,送人还起码可以保全孩子一条鲜活的生命。万般无奈之下,小燕只好用纸条写上了儿子的姓名和出生时间,然后把自己可爱的儿子放在了三峡坝区一户姓谢的有钱人家门口……
 
    丈夫复回  要寻爱子
 
    把儿子送给别人之后,小燕开始四处求职,可最终,没有一个单位接纳她。实在没有办法,小燕只好通过职业介绍所,带着对儿子的无限愧疚,带着骨肉分离的切肤之痛,去了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广州市,在一家饮料厂打工维持生活。

    丈夫、儿子一下都没有了,苦难让小燕学会了坚强。她惟一想到的,就是尽可能多挣一点钱,然后回家乡去,哪怕是偷偷看一眼儿子,她也会心满意足!为此,她每天拼命地工作,就是在周末,她依然要求加班加点。

    这样过了1年之后,小燕心急火燎地踏上了回乡的列车,她思子心切,想知道儿子究竟生活得怎样。然而,当她偷偷找到原来“送子”的人家时,却发现这户人家早已随着三峡移民而搬家了。没有见到儿子,小燕只好满心失望地回到了广州。这之后,不甘心的她又回来过几次,四处探听,依然没有找到孩子的下落……

    转眼到了2004年的1月,一天,小燕突然发现腹部有包块。开始,她并没有太在意,谁知,过了一阵,她便下身疼痛,继而出血,拖了几天也不见好转。她预感情况不妙,只好到医院去做检查,结果出来后吓了她一跳:子宫肌瘤!

    医生告诉小燕:“这是一种良性肿瘤,目前尚未癌变,但根据你的病情,必须尽快实施子宫摘除手术!”听了医生的话,小燕一下子瘫坐在地。她明白:子宫摘除,意味着她以后再也不能生孩子了!

    丈夫无影无踪,家庭若有却无,而惟一的孩子送给了别人,已经不知去向。虽然小燕一百个不愿意,可在医生的再三劝说和解释之下,她别无选择,只好同意了手术。

    在小燕住院手术期间,出于同情,同病房的一位患者家属常常义务照顾小燕。身在他乡,举目无亲,小燕对这位大姐感激涕零,什么话都愿意给她讲,不仅向她诉说了自己的身世和经历,还提到了自己那不辞而别的无情丈夫。

    你说世界上还真有这么巧的事。这位大姐回家后和丈夫愤愤不平地说起了此事。不料她的丈夫一听,竟一拍大腿,说自己公司就有一个名叫王大朋的人,而且老家正在湖北!

    果然这个湖北人正是杨小燕的丈夫。第二天,好心大姐夫妇俩便找到王大朋,把他好一顿臭骂……一对离散的夫妻就这样在他乡又奇迹般地相遇了。当王大朋来到小燕病床前的时候,小燕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其实,王大朋自从离家出走以后,一直受着良心的谴责。他牵挂着妻子和儿子,也回到家乡找过不知去向的亲人。这几年,他利用自己懂电脑的特长,已经存下了3万多元钱,经济情况好转了,就想把妻子和儿子接到一起。在得知妻子已做了子宫摘除手术之后,王大朋内疚不已,当场表示今生今世一定要照顾好他们母子,以偿还自己的过失。

    “儿子,你还知道儿子!”从哭泣的妻子口中,王大朋得知儿子已被送人了。他沉默良久,最后说:“无论如何,我们也要找回自己的孩子……”

    杨小燕终于原谅了丈夫,他们决定:等杨小燕出院之后,一起回老家去找儿子!
 
    索子心切  打起官司
 
    2004年3月,王大朋夫妇踏上了艰难的寻子之路。由于三峡工程移民,原先居住的人家很多搬到了外省。铁了心要找回亲人的夫妇俩在三峡一带挨家挨户地走访,找了20多天也没有下落。最后,移民局的一位好心人提醒他们:三峡移民都是整体搬迁的,居住地一般都很集中!

    这让他们看到了一线希望。他们又根据移民局提供的情况,前往山东青岛、安徽合肥和上海等地进行探访。然而,又是1个月过去了,他们依然没有找到有价值的线索。谁知,就在几近绝望之际,他们却从电视上意外获悉三峡附近的夷陵区还有几个移民村。

    夫妇俩如获至宝,又马不停蹄地赶了过去。终于,他们找到了收养儿子的谢成志夫妇。此时,他们的儿子已经3岁多了!

    见到儿子的那一刻,王大朋夫妇喜极而泣,谁知,亲生儿子竟像不认识他们似地跑开了。

    在与谢成志夫妇的交谈中,他们得知,谢成志夫妇原本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在“捡”到孩子之后,一开始,他们也曾多方查找孩子的亲生父母,可始终没有找到。由于他们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就想收养这个孩子。最后,民政局只好给他们办理了收养手续。

    思子心切的王大朋提出付1万元钱,要求谢成志夫妇把孩子还给他们,遭到了谢成志夫妇的拒绝:“孩子都随我们长这么大了,不是你出多少钱的问题。既然我们已经养了,就让他继续随我们生活吧!”

    后来,王大朋夫妇又接连去了几次,都没有谈成。更让王大朋无法接受的是,后来再去谢成志家时,居然孩子都见不到了。他们怀疑谢成志将洋洋藏了起来,无奈之下,聘请律师,一纸诉状将谢氏夫妇告上法庭。

    一场索子之战拉开序幕。

    随后,王大朋的代理律师开始了调查取证,便很快掌握了谢氏夫妇的“软肋”:当初谢氏夫妇到民政局办理收养关系登记时,没有事先进行公告,违反了《收养法》第15条第2款的规定。这样一来,王大朋算是掌握了“胜诉秘诀”,他可以通过法院宣告谢成志夫妇与洋洋之间的收养关系无效。

    掌握了主动权,律师再次前去协调。在交谈中,律师见洋洋正在一旁玩耍,便逗他,说:“你爸爸马上就不要你了!”谁知,洋洋跑过来狠狠打了律师一下,说:“你是坏蛋,爸爸喜欢我!”洋洋说完之后,见爸爸谢成志表情凝重,便大哭起来……这让王大朋的律师十分感动,他发现,谢成志夫妇的确与孩子之间有了很深的感情。于是,他回来对王大朋提议:“洋洋和谢成志之间确实难舍难分,所以,这个案子只能人情化处理。”

    王大朋半信半疑,亲自前往打探,他先找谢成志的周围邻居进行访问,邻居们几乎异口同声:“那夫妻俩对孩子那个好,没话说,是有名的模范父母!”王大朋一次偷偷去观察,发现谢成志亲亲热热地领着孩子正在野外放风筝。王大朋又去谢成志家,当王大朋一脚跨进谢成志的家门时,屋里正散发着浓烈的中药味儿。原来,谢成志的妻子在得知王大朋要通过法院要回洋洋之后,整天情绪低落、精神恍惚,居然为这事一下子病倒。面对这种局面,一心要回儿子的王大朋彻底冷静了下来。来到人民法院,提出了撤诉申请,同时央求法官帮忙给谢成志做做工作,让他们把洋洋还给自己!
 
    友好协商  圆满收场
 
    王大朋“紧急撤诉”后,法官来到了谢成志家,通知撤诉消息,同时也介绍了杨小燕子宫摘除这一情况。谢氏夫妇颇感意外,也通情达理,但谈到实质问题,他们还是不吱声……

    第二天,王大朋夫妇又和法官一起找到了谢成志,相互开诚布公地进行了一番长谈。谢成志说他们与孩子一起生活了这么长时间,一下子让孩子走,真是做不到。但考虑到杨小燕已经不能再生育了,所以他们也觉得再这样坚持,的确显得不近人情。最后,谢成志夫妇提出把洋洋抚养到10岁后再给对方,而且不要王大朋支付任何费用……

    虽然没有一下谈拢,但“谈判”的气氛却越来越好了。双方都觉得对不起对方,可又舍不得孩子。随后,双方的律师和原来审理此案的法官,一起来到谢成志家进行协调,以求此事得到人情化的圆满解决。谈话一共进行了6个多小时,最后,洋洋的“两方父母”终于形成了一致意见:利用一段时间,让洋洋逐步与亲生父母加深感情;同时,为对洋洋的健康成长考虑,也给谢成志夫妇一个离别洋洋的“慢动作”……

    2004年8月28日,双方达成协议:解除谢成志夫妇与洋洋之间法律上的抚养关系,并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登记;洋洋继续在谢成志家生活3个月,在此期间,王大朋夫妇随时可以探望,并可以将洋洋带回家中生活;谢成志夫妇不要对方支付任何费用……

    按理说,这出“索子之战”算是圆满结束了,可谁知,几天后,王大朋和杨小燕却又来到了谢成志夫妇家中,对他们说:“虽然你们不要任何费用,可你们成全了我们今生最大的愿望,现在,我们割了你们的心肝,剜去了你们的心头肉,说啥也得感谢你们。我们已经商量好了,把我们打工攒下的积蓄共两万元给你们,算是对你们的感谢!否则,我们就不要孩子了,宁愿一辈子无儿无女,将来去做孤寡老人!”

    已经通过法官主持达成了协议,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还是让谢成志一下子愣住了。在王大朋夫妇的一再坚持下,谢成志夫妇只好点了点头……

    一起奇特的索子案,就这样在彼此的感激和祝福声中,化为了一首动人的歌……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