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召开的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结合惠州农业发展实际,明确了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目标和任务。这对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全面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基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与全国、全省一样,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是我市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检验我市各级党政领导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科学调整农业结构,走特色农业产业化之路。有优势才会有特色,有特色才会有竞争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推进农业产业化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使我市的农业产业化水平有了明显进步。经过多年的农业结构调整,目前,全市已形成以梅菜、甜玉米、马铃薯、韭黄、荔枝和龙门年桔等为主的6大特色农业产业,并初具产销规模。但是,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这6大特色产业仍不同程度存在经营规模小、科技和资金投入不足、品牌推介和开拓市场乏力、加工附加值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效益的提升。
要解决制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必须认清形势,理清发展思路。适时召开的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明确了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目标和任务,作出了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战略部署。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认识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上来,抓紧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标,必须拓宽发展思路,突破传统模式,树立工业理念,打破区域局限,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发展措施,在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上下功夫。要科学集中布局优势农产品区域,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和打响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效应,努力实现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和管理企业化,促使我市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达到一个新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