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培养新型农民
 
发表时间:2006-01-16 09:18:44  来源:
 
    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育和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进入21世纪,惠州农民的素质尽管有了一些提高,但大多数农民还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比较匮乏。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劳动技能普遍较低,很多只能从事简单的传统农业耕作或只有传统农业的经验和技能;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普遍较低,对市场经济还停留在粗浅、模糊的认识水平上,对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缺乏必要的思想和物质准备。二是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较弱。由不懂法而造成的违法事件时有发生,更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是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一些消极思想和陈规陋习沉渣泛起,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如果不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势必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以教育为突破口,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核心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努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造就大批具有自立意识、合作精神、法制观念、创业本领的新型农民,这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

    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要大力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切实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优先发展。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力度,千方百计避免农村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组织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要充分发挥农村各类职业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及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打造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两支人力资源队伍。一是产业农民队伍。要促进农科教结合,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推进实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二是务工农民队伍。要树立职业教育向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的观念,切实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开展有较强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并提供技能鉴定服务。

    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当前的重点是解决就医及养老问题。加强县级医疗机构、乡镇中心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建设,创新卫生支农和扶贫机制,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开展普法教育,引导农民通过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需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加强村镇文化设施和文体队伍建设,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广大村民中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