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老人终于走出家门
桥东街道办事处上塘街二巷15号,是一间青砖瓦房的古屋,阳光从天井透进厅里,让客厅里有着丝丝温暖。厨房、房间很干净,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屋主不在,2个穿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背心的年轻女子在屋子里打扫卫生。
屋主单先生是社区居家养老免费服务对象,这2个女子是桥东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中心的服务员(以下简称“服务员”)。第一次到单先生家,服务员李少娜不敢进门:房子里满是厚厚的灰尘,厨房乱七八糟,还发出一股怪味。原来,单先生在文革期间受了刺激,对外人有种恐惧感,既不愿见生人,也不踏出大门一步,头发长了自己理,平时由其妹抽空照顾。
前两次上门服务,李少娜都需要单先生妹妹领着来。逐渐地,服务员和蔼可亲的态度和认真细致的工作让单先生克服了恐惧,他慢慢和服务员说话了。服务员也和单先生拉起家常,告知他外面发生的一些趣事。在服务员的鼓励下,单先生终于走出家门,到屋外散步。
“她们工作认真,我很欢迎她们上门服务。”单先生对服务员的工作十分满意。如今,他常常微笑,遇到生人也敢说话了。
李少娜说:“帮助别人很开心。”她自己家里也有老人,把服务对象当成自己的长辈来照顾,他们开心,自己也高兴。
女儿不再担心老母亲
还没走到桥东马路下街,远远就能听见89岁唐才阿婆的笑声。走进一看,她拉着一位妇女的手说:“下次你来,我们一起喝早茶。”这个妇女不是她的女儿,也不是她的亲戚,而是每天来为她服务的服务员刘贤桃。虽然唐阿婆眼睛不好,认不清刘贤桃的模样,但半个月上门服务后,唐阿婆记住刘贤桃的声音,记住了刘贤桃身上蓝色的工作服。
唐阿婆只有1个女儿,出嫁后住在桥东街道办事处的下板塘。由于女儿家在6楼,住房面积不大,女儿给唐阿婆租了间老房,每月租金100元。老房子没有厕所和洗澡间,每次洗澡,阿婆女儿先用柴烧热水,然后倒进桶里,领着阿婆、提着热水,到离唐阿婆住处10多米远的一个洗澡间。阿婆患有高血压,每天中午和晚上,女儿都要送饭、送药来。一次,女儿因故到深圳10天,委托一位邻居每天送饭,唐阿婆是没有饿着,但10天都没洗澡。
如今,刘贤桃每天都会来帮唐阿婆搞卫生、洗衣服、洗澡,并和唐阿婆聊天。有时唐阿婆拉大便拉到地上看不见,刘贤桃一来到就赶紧帮她清扫干净。阿婆的女儿说:“有服务员上门,不用担心母亲没人照顾了,我出外也可以放心了。”
老人去世 服务员送终
上月24日下午,桥东街道办事处花园直街90岁的老居民严阿婆去世了,是服务员给她送终的。
严阿婆无儿无女,只有一个远房亲戚在香港,办事处工作人员多次给阿婆做思想工作,但阿婆说什么也不愿到福利院去,宁愿守着自己的老屋。她的亲戚只好请人每天给她送一次饭,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不时上门探望她,给老人添衣加物。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后,严阿婆马上列入该服务免费服务对象中。
当天下午3时20分,服务员李少娜和刘贤桃一起上门给严阿婆服务,一进门就发现严阿婆精神不好,还嚷着头痛想睡觉。她们把阿婆扶上床躺好后,通知桥东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中心,并立即打“120”。过了一会儿,李少娜帮阿婆整理被子,发现阿婆手脚冰冷,呼吸也停止了。“120”来到后,经医生检查证实严阿婆已去世。
随后,桥东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中心马上通知严阿婆在香港的亲戚。亲戚回来处理严阿婆的后事时,连声谢谢服务员,表示没有服务员的话严阿婆不会走得那么安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