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我市旅游业发展快速。目前,全市有旅行社33家,星级饭店38家,具有一定接待规模的旅游景区(点)11个。旅游业各类经济指标以年均增近16%的速度增长。2005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830万人次,过夜游客3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3亿元人民币,创汇9600万美元,总收入实现了比2000年翻番的目标。
日前,记者就未来5年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相关问题专访了市旅游局局长崔爽。
记者:在宏观上,“十一五”期间我市发展旅游业有哪些规划?
崔爽:我市旅游业将面临一个新的发展环境。“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业发展目标是,将惠州发展为粤港澳地区的综合旅游基地、珠三角人口稠密区的绿色生态休闲基地、内陆省份旅游者进入中国南大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到2010年,把惠州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亚太地区知名的旅游城市。
当前,我们主要加大力度做好8项工作:打造百里生态旅游长廊、发展城市旅游、大力发展县域旅游经济、加强区域旅游发展合作、进一步开发国内外旅游市场、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和加强旅游队伍建设。
记者:在微观上,搞好惠州旅游业还需做好哪些具体工作?
崔爽:如何将惠州的秀丽山川、自然风物“为外人称道”,宣传很重要。几年来,市旅游局编印了宣传惠州旅游的系列小册子;与国家旅游局合作建立了“金旅雅途”惠州旅游宣传网站(DMS旅游网站);与国内外相关媒体合作拍摄惠州秀丽风光系列宣传片;利用旅游节庆活动推介惠州旅游产品。可以说,生态悠闲旅游已成为惠州旅游的品牌。就在上周,我们还开了一个专家座谈会,请来在旅游方面有很深造诣的专家学者,请他们为我市今后的旅游工作出谋划策,同时也通过他们,扩大我市旅游的影响力。为了让宣传工作更加专业化、市场化,我们与知名的广告公司进行合作。我们还将通过举办文艺演出、旅游咨询和一年一度的美食嘉年华活动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惠州城市的知名度。
记者:接下来,我市有哪些重点旅游项目将启动?
崔爽:利用惠州的旅游资源构建惠州百里生态旅游长廊,是我市发展旅游业的重头戏。围绕这个思路,我们将重点打造一批城市旅游新亮点:搞好东江夜游的规划建设。通过合江楼、中洲塔的重建和修复等,把连接西湖、白鹭湖和两江四岸的东江打造成旅游亮点;建设一批文化主题公园。对丰山公园、红花湖景区、高榜山景区、飞鹅岭公园进行开发,建设丰山东江革命纪念公园、飞鹅岭东征纪念公园、孤山东坡公园3大主题公园和高榜山观光景区;加快“三街一舞台”的规划建设。在江北沿江二路建设酒吧一条街,在麦地南路建设风味美食一条街,在桥西中山东路建设旅游商品购物街。并建设惠州文化大舞台,将突出惠州鲜明的文化特色,要与西湖及3个主题公园的文化内涵相融洽,与西湖苎萝西子风格相吻合,从而扩大惠州城市旅游的区域,提高品位。
此外,为串起百里生态旅游长廊,我市还将具体打造一批红色旅游景点、一批历史文化旅游景点、一批滨海旅游景区和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其中包括环大亚湾海上穿梭游等新项目的规划建设,对三角洲岛、三门岛等近海岛屿的开发建设,重修叶挺纪念馆等。 本报记者温 舒 冷 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