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的张咪是个可怜的孩子:生母非婚生下她两个月后就离开了她。多年来,没有户口的她与父亲相依为命,过着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生活。没想到,父亲又身患肝癌,生命垂危……
王承宗带着张咪走后,善良的沈国平有些内疚,他觉得张咪很可怜,于是,他同妻子商量看是不是先将张咪接过来和自己同住,再让她读书。
然而,吴佩佩却有她的苦衷:自己退休后每月只有800元的工资,而丈夫内退后每月只有500元,再说他们家仅住19平方米的房子,张咪来了又怎么住得下?生死不明的张建民万一没死吵上门来找麻烦,怎么办?再说,张咪的生母应该尽到做母亲的职责啊!
尽管妻子的话言之有理,可沈国平仍不放心张咪,几天后,他瞒着妻子买了衣服去惠信旅馆看望孩子。王承宗夫妇正为张咪的事而苦恼,见沈国平主动前来,便热情地和他商量对策。
当沈国平提议去找张咪的生母时,王承宗突然想起张建民曾说过张咪有个捡垃圾为生的外婆,就住在浦东区。于是,两人来到浦东区通过居委会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张咪的外婆。
但张咪的外婆根本无力抚养张咪。不过,老人说张咪的生母黄娟在上海新客站做小买卖。
沈国平、王承宗领着张咪去上海新客站四处打听黄娟的下落。一连找了3天,有个小贩终于告知他们,张咪很像在新客站北广场那个贩卖香烟的女人。
当张咪站在黄娟面前时,也许是母女血脉相连,也许是张咪长得太像母亲了,没等沈国平、王承宗问话,她就激动不已:“孩子,你是张咪吧?”然而,见到陌生的母亲,张咪怎么也激动不起来,从小到大,她从来没得到过母爱啊!
沈国平、王承宗向黄娟讲明了他们的来意。这时,黄娟讲述了自己那不堪回首的过去——
当年,19岁的黄娟认识了张建民后,经不起张建民花言巧语的诱惑与之发生了性关系。黄娟发现自己怀孕后决定打胎。但张建民不同意,在他的逼迫之下,1990年11月29日,黄娟在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生下了张咪。后来,她发现张建民坐过牢,又没有上海户口和住房,就提出了分手,生下张咪两个月后,黄娟便离开了张建民。
黄娟告诉沈国平、王承宗,她现已与龚伦结婚多年,并生下了一儿一女,张咪能不能回家,还得要龚伦同意。
于是,王承宗诚恳地说:“约个时间我与龚先生谈一下,张咪毕竟是你的女儿,流浪在外毁了前途,做父母的哪个不痛心?”两天后,王承宗终于与龚伦夫妇见面了。
不料,黄娟和丈夫表示不敢接受张咪,因为张建民对黄娟恨之入骨,万一他没有死,知道黄娟收留了张咪,就会上门闹事。
王承宗理解黄娟夫妇的担心,但是亲生母亲不尽到做母亲的责任,谁还有义务抚养张咪呢?王承宗苦口婆心地劝告黄娟夫妇,黄娟和丈夫才勉强将张咪带回了家。
几天后,黄娟为张咪联系了一所民工子弟学校,让张咪上小学一年级。王承宗得知后十分欣慰,流浪的张咪终于回家了。为此,王承宗还打电话告诉沈国平,沈国平也为张咪有了一个好的归宿而高兴。
谁知,一个月后,王承宗突然接到张建民从扬州打来的电话,询问女儿的情况,并给女儿邮寄了一包糖果。
于是,王承宗就给黄娟夫妇打电话,通报了张建民的情况。然而,让王承宗万万没想到的是,两天后,张咪竟回到旅馆,她可怜巴巴地说:“我妈说即使爸爸不死,家里也容不下我,我只好回来了。王叔叔,我求你收下我吧!”
这之后,张咪又在旅馆里生活下来。她白天上学,放学回来就在旅馆里干一些活,生活倒是平静。然而,沈国平、王承宗却一直在为张咪的前途和命运而担忧。
10月7日,张建民在扬州一家招待所突然死亡,警方通过张建民在邮局邮寄过包裹查到了上海惠信旅馆的地址和电话。随后,警方将张建民的死讯通知了张咪和王承宗,并叫他的亲人来扬州处理后事。
沈国平到扬州处理完张建民的后事回到上海后,王承宗找到沈国平:“你曾说过张建民不死,你不会收养张咪。现在他死了,你应该兑现诺言了。”沈国平没有异议,但表示等他先把家务事处理好后再来接张咪。
沈国平把母亲送到昆山弟弟家里居住,随后,沈国平帮张建民结清了所欠惠信旅馆3个月的房租。10月17日,沈国平夫妇终于从旅馆接张咪回家了。
为了落户上海 “大伯”四处奔走
张咪虽然来到了沈家,但沈国平夫妇感到十分棘手的是,怎样才能合法收养张咪和为她办理上海户口。
按照规定,张咪若有了上海市户口,至少能吃“低保”,每月也有近300元的低保费。于是,沈国平每天都去有关部门咨询,作为“大伯”的他能不能依法收养张咪,能不能为她申办户口。然而,工作人员回答说,你已经有了两个女儿,按照法律法规,不能再收养孩子了。沈国平心急如焚,只好讲出事情的来龙去脉,工作人员对张咪的遭遇非常同情,于是叫他先收集证明材料,再申请户口。
要申办户口,就需要提供出生证。沈国平找到黄娟要她提供张咪的出生证明,而黄娟以出生证丢失为由拒绝提供。几个月下来,沈国平一份证明材料也没找到,他告诉张咪,叫她自己去找黄娟。
张咪已适应了在沈家的生活,她扑在吴佩佩怀里痛哭:“大伯,大妈,我什么地方也不去,我就在这个家里。”沈国平夫妇心软了,只好留下了张咪。2004年2月,新学期开学后,夫妇俩又将张咪转学到他们住家附近的一所民工学校上学。
接着,沈国平再次为张咪的户口而奔走。他终于在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查到了张咪的出生证,可黄娟不出面,沈国平无法拿到出生证。黄娟不合作的态度让沈国平夫妇异常气愤,他们再次动摇了收养张咪的决心。
6月28日,学校放暑假了,沈国平夫妇不得不将张咪送到了外婆家。见大伯大妈不想要自己,张咪顿时泪眼婆娑,夫妇俩心里非常难受,却又不得不为之。
然而,张咪的外婆已经70多岁了,自理能力都存在问题,根本无力抚养外孙女,外婆连忙与女儿联系。黄娟根本不想尽母亲的责任,两天后她又将张咪送回了沈国平家。
黄娟的做法在当地引起了民愤,有热心人当即向某电视台的记者赵慧侠反映。第二天,赵慧侠来到了沈家,当她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表示愿意陪同张咪去找黄娟。
没想到黄娟见到女儿竟撒腿就跑,赵慧侠便拉着张咪紧追不放,眼看无法脱身,黄娟只好叫来丈夫,一场艰难的谈判开始了——
黄娟一开始就大吐苦水:“我们不是不想收留张咪,而是没有能力。”黄娟的丈夫龚伦也埋怨道:“收养张咪,会影响我和黄娟的感情。”这时,龚伦又打电话给沈国平,只要沈国平愿意支付张咪的生活费他才愿意接受孩子。沈国平当即拒绝了他的要求。
谈判以失败而告终。在赵慧侠看来,张咪和母亲生活不利于她的健康成长,倒是与富有爱心的沈国平夫妇生活在一起比较好,可这又怎么与沈国平夫妇说呢?深夜11时,赵慧侠带着张咪,拖着沉重的步子来到沈国平家门口。
回到沈国平家,张咪放声痛哭:“大伯,大妈,我什么地方都不去,我离不开你们啊!”沈国平动情地说:“张咪,不是大伯大妈不要你,而是我们没办法帮你解决上海户口啊!再说我们年纪大,收入低,你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呢?”
然而,沈国平夫妇仍然暂时收留了张咪。7月10日,上海某电视台报道了此事。张咪的悲惨遭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的观众表示愿意收养张咪,有的观众愿意捐钱。但沈国平不敢接受好心人的捐助,也无权决定任何人收养张咪。沈国平认为解决不了张咪的上海户口,他还会通过其他方式将张咪送回黄娟的身边。
8月16日,劳累过度的沈国平因胆囊炎发作住进了浦南医院。半个月后,眼看新学期开学了,刚动过手术的沈国平却意外地得知张咪原先上学的那所民工学校关闭了,张咪读书又成了一道难题。后来,上海浦东新区浦江小学的校长陈宝庆得知张咪的遭遇后,表示学校愿意接受张咪上学并免收学费,还免费提供午餐。
9月3日,浦江小学的教导主任特意来接张咪,学校专门为她召开了全校师生欢迎会。
9月20日,沈国平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如果有关部门能像浦江小学那样关心张咪,解决她的上海户口,我们夫妇再苦再累,也不会赶张咪出门了。”
11月3日,张咪进入浦江小学二年级学习已经两个月了,在老师的帮助下,张咪很快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她的学习成绩挺好,与同学相处得很好。
“人间自有真情在”。张咪虽出生在不幸的家庭,却有幸得到了众多人的关爱。
(文中龚伦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