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源树
主要观点:
通过狠抓“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立志、修身、博学、报国”等教育,总的来说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学习雷锋的教育,只是整个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一部分,即使一些学校这一教育稍为薄弱,也不能以偏概全,就认为现在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行。
近年来,每到3月5日前后,报上几乎都有“学雷锋”的“抽样调查”或“随机调查”,而且情况都不很理想,然后有人发出种种担忧。从网上看,今年被转引较多的调查是:《都市时报》专门制作了100份问卷调查表,到昆明近10所中小学进行调查,其中有“3月5日是什么日子”、“你知道雷锋的故事吗”等问题。结果有56.10%的被调查者不知道3月5日是“雷锋纪念日”,有5成人不知道雷锋是何许人。于是,有人议论,不知道雷锋是“雷锋精神被遗忘”、“是社会的悲哀”,等等。在“学雷锋日”,也有记者对我市某幼儿园的小朋友进行“随机询问”,结果对“知道雷锋叔叔吗”的问题大多显得有些愕然。
乍一看,这些情况是很吓人的。雷锋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先进典型,竟有这么多的中小学生不知雷锋,这还了得?但我以为不必过于担忧,更不能因为有不少人不知“3月5日是什么日子”、不知雷锋是何许人,就认为“雷锋精神被遗忘”“是社会的悲哀”,而应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首先,一些中小学生不知“3月5日是什么日子”、不知雷锋是何许人并不奇怪。正如有论者所言,漫无边际地提“3月5日是什么日子”,答案有很多,比如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周恩来、董必武诞辰纪念日,蔡元培、斯大林逝世纪念日,中国新宪法颁布纪念日,等等,总不能因为回答不出是周恩来的诞辰纪念日就说人们把周恩来这位伟人给忘了。再说,雷锋和现在的中小学生毕竟相隔了40多年,要他们知道雷锋正如我们当年要知道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前的名人一样,我们小时候对现代史上的名人都没记住几个,怎么能要求他们对雷锋都要非常知道才行呢?我们对历史上的名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步知道的,应该相信,他们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加深对雷锋的认识。
其次,一些中小学生不知雷锋并不表明他们的政治觉悟、思想道德就差。一直以来,我们的学校都在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近几年,通过狠抓“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立志、修身、博学、报国”等教育,总的来说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学习雷锋的教育,只是整个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一部分,即使一些学校这一教育稍为薄弱,也不能以偏概全,就认为现在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行。
再者,尽管我们没把“学雷锋”天天挂在嘴边,但应该看到,在新形势下,雷锋身上所体现的无私、关爱、理解和奉献精神,正以新的形式不断发扬光大。近几年来,我市和其他地方一样,以青少年为主体、以雷锋为榜样、全心全意为社会提供服务、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的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活动频繁;学生们为生病的老师捐款治病、给贫困地区的同学捐书捐学习用品的事时有所闻;许多青年学生和市民自愿无偿献血;包括学校在内的社会各界每年给困难群体“送温暖,献爱心”,遇到各种灾害时给受灾群众捐款捐物;中小学生中品德优秀的“道德大使”,带动全市青少年学生开展“日行一善”活动;组织学生利用“老人节”、“助残日”等机会,给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做好事善事,等等,这些都是雷锋精神在新时期得到弘扬的生动体现。我们大可不必为此而过于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