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清山 廖辉芳
近几年来,我市中小企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目前我市中小企业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但是,近期发表的2005年《广东省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评价研究》报告,公布了广东省成长型中小企业500强名单,我市尚无一家企业进入前100名。因此,实施培育成长型中小企业计划是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把培育中小企业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重点
近年来,我市在认真贯彻中央、省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加快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具体政策措施,成效显著。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互为主体,今后我们要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向培育成长型中小企业倾斜,通过典型示范,推动我市民营企业的整体快速发展。
在主导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领域着力培育中小企业
着力在我市主导产业、具有一定基础的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领域培育成长型中小企业。首先,紧密结合我市现有产业结构现状,全力在电子、石化两大产业领域培育数量较多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另外,我市纺织服装、制鞋、家具灯饰、食品药品(包括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也具一定产业基础,亦是培育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的重点产业领域。其次,积极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成长型中小企业。最后,积极为中小企业加强与大企业集团合作创造条件,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孕育成长型中小企业。
在财政、金融等方面给予奖励扶持
可参考国家课题组中小企业成长型评估指标与方法和广东省中小企业成长型评估指标与方法,制定我市中小企业成长型评价方法。
在深入调查研究、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我市实际的基础上,出台培育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具体政策措施,在财政、金融、技术创新、品牌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给予奖励、扶持。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联合的机制和模式,努力为成长型中小企业建立技术创新、质量检测等开放性公共平台。
(作者单位:市委政研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