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当前,我市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中海壳牌等一批重大项目上马,海洋与渔业、临海工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海洋与渔业管理部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海岸线长、海岛多、海域面积大等优越的海洋资源优势,着力加强海洋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海洋资源环境保护、海洋综合管理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五大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海洋、和谐渔业。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打造活力海洋
增强活力、加快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坚持“科学开发、有序利用、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把握主导产业优先、重大项目优先、重点工程优先的用海原则,统筹海洋产业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进一步完善海域使用和海洋产业发展规划,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要主动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着力整合巽寮湾、稔平半岛红海湾与平海湾等滨海旅游资源,开拓滨海度假游、海岛观光游;加快发展临海石化工业、港口和交通运输业,将大亚湾建设成世界级海滨石化城。
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打造生态海洋
保护生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海洋生态保护的任务愈显重要和艰巨。目前,我市每年约有数千吨城市生活、工业污水未经处理排入大海,严重影响了海域生态环境。因此,必须强化海洋环境保护,加大治污力度,净化水域环境。特别是要有选择性地引进工业企业,并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整治力度,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建立和完善污水处理体系,减少污水排放量,逐步恢复海洋生态功能,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实现资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同时,要加强海洋法规宣传,加大人工渔礁建设和保护区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海洋综合管理水平。加强海洋执法队伍建设,认真开展海洋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查处各种填海、开采海砂等违法行为,维护海上正常秩序。
加快渔(船)民转产转业,打造和谐渔业
和谐渔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市沿海渔业人口近3万人。我们要采取更积极有力的措施,帮助渔民实现转产转业,着力打造和谐渔业。要继续落实转产转业扶持政策,加快实施渔民安居工程,加快新渔区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渔民就业安置机制,加强渔民技术培训,提高渔民生产技能,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渔民,鼓励他们发展二三产业,不断增加渔民收入。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发展“订单渔业”和淡水养殖,引导龙头企业以提供优质品种、免费提供技术服务、签定产销合同等方式,支持渔民和养鱼专业户发展渔业生产,切实让渔民和养鱼专业户在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 (李业忠:市海洋与渔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