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宽容宽松与构建和谐社会
 
发表时间:2006-02-13 09:00:02  来源:
 
    宽容,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其特殊的作用。无论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或是一个家庭,人的兴趣爱好、学识阅历、个性特点,各有差异,因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宽容,如一支火炬,点燃对方的信心和希望;宽容,如一剂催化剂,消融彼此的嫌隙和冷漠;宽容,如一把钥匙,开启不同个性人群的心结;宽容,如一束玫瑰,送人之后仍手有余香。虽然学会宽容于人于己都受益非浅,但是没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没有与人为善,求同存异的态度,是难以做到宽容的。宽容,不分亲疏,不论尊卑;宽容,不仅对意见相近之人,更要对意见相异之人。我们需要树立威信,但不可以滥耍威风;我们需要确立权威,但不可以扼杀尊严;我们需要说服,但不可以压服;我们需要问责,但不可以贬斥;我们需要严格,但不可以苛求;我们需要容忍,但不可以姑息;我们需要友善,但不可以伪善;我们需要欣赏,但不可以阿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宽容。有了宽容,才能相交;有了相交,才能相通;有了相通,才能相融;有了相融,才能和谐。只有和谐,才能焕发活力。

    宽松,是指干事创业的环境要宽松,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现在,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大的环境比任何时候都要宽松。而具体到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环境的宽松程度却大有不同,而环境的宽松与否与主政者大有关系。如果一把手为人偏狭,为事计较,待人冷漠,处事不公,亲疏有别,宽严不一,惟我独尊,压制异己,那么这个地方、单位,就宽松不起来。就会关系紧张,貌合神离,互相猜疑,相互拆台,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导致内耗不断,是非不停,言路不通,政令不畅,议而不决,决而不行。高压的统一,往往不是真正的统一;各自为战的班子,一定是没有战斗力的班子。一种声音不是好事,鸦雀无声值得警惕。没有宽松的环境,这样的地方和单位就会失去凝聚力,继而失去活力和创造力,事业的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营造宽松的环境,要求当权者应公道正派,不徇私情,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应闻过则喜,从善如流,求同存异,广开言路;应施行人性化管理,提供个性发展空间,创造平等竞争平台。宽松的环境来之不易,我们要用宽容去浸润,以仁厚去感化,靠真诚去呵护,凭无私去培育。只有这样,才能为和谐社会营造宽松的环境,形成你追我赶、百舸争流、万花怒放、活力迸发的良好局面。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