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特别报道
 
文明建设巡礼之三
 
发表时间:2006-02-09 10:17:46  来源:
 
屋顶建菜园 村内建公园
 
    大亚湾区的东联村、岩前村和新联村作为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建设场地搬迁村,与众不同的地方是许多村民在屋顶种上了蔬菜,拥有屋顶菜园,村内建了健身休闲公园,成为我市具有特色的新型和谐村庄,这是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为村民带来的文明新气象。该公司成立至今,注重当地的劳动力培训再就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当地和谐社区的建设,去年被授予“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单位”称号。

    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把对搬迁村民进行再就业培训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据统计,自2003年以来,在该公司及其各承包商的大力帮助下,组织搬迁村劳动力进行健康、安全、环保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共10期,培训人数达1923人次,培训后成功获得就业机会的达900多人次,其中进入中海壳牌公司及其相关公司从事财会、工程及一般劳务等工作的村民有600多人次。

    中海壳牌公司热心地方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出资50万元兴建了大亚湾石化区观景台,并对周边的道路和绿化进行修葺,完善了澳霞大道路灯工程,扶持石化区纪念林的规划建设,为发展大亚湾区工业旅游项目打下了基础。该公司投资120万元分别在东联、岩前和新联三个搬迁村修建健身休闲公园,公园内配备了标准篮球场和健身设施,已成为村民参加文化体育活动的良好场所;为搬迁村内3所中学和1所小学各捐资4万元,增加藏书及完善设备,建成4个规范的校内图书馆。

    中海壳牌公司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营造了和谐文化氛围。中海壳牌公司积极参与大亚湾区国际龙舟(邀请)赛和迎春篮球赛,外国友人与当地人结下了深厚友谊;该公司的外国友人还与当地群众一道参加中国太极拳研习班,全方位感受中国文化及武术的博大精深。2005年,中海壳牌公司与大亚湾区管委会联合举办春节文艺晚会,为大项目建设者们献上了精彩的节日盛宴,也增进了中外人士的和谐共处。  本报记者丘思远
 
惠城区地税局:税务超市方便纳税人
 
    最近,惠城区地税局又捧回了一块牌匾——广东省文明单位。这是该局继获得省级、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全国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后的又一项荣誉。

    1月25日,刚开办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吴先生来到惠城区地税局第一办税服务大厅办理税务登记。原本以为手续办下来会很复杂、繁琐的吴先生,在这里却体验到了如同超市般多元化、全方位、自助式的服务。宽敞、明亮、舒适的服务大厅内分为五个区:咨询区、业务办理区、填单区、休息区、自助办税区;电子指示牌、电子大屏幕、饮水机、沙发、报纸、宣传小册子等一应俱全;20个服务窗口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热情的优质服务。

    为提升税收服务水平,建立良好的税收征纳关系,他们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手段和形式,一方面加大了对办税服务大厅的硬件投入,另一方面在办税服务大厅中引入商业超市的服务理念,创新纳税服务体系,完善内外监督机制,把办税服务大厅创建成功能齐全、服务一流、运作高效的“税务超市”。

    从2004年7月1日起,惠城区地税局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实行了“同城通办”业务,这是全市地税系统首个开办此项业务的单位,也是该局在征管模式上的一大创新。所谓“同城通办”,就是纳税人在惠城区行政区域内不受经营地点所属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的限制,可以到任何一个地方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办理有关涉税事宜,如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发票同城通购等。  本报记者孙晓说 通讯员叶爱科
 
博罗石湾镇:每年投资50万开展文体活动
 
    近年来,博罗县石湾镇把创建文明城镇工作列入镇委、镇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去年,石湾镇被授予“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村镇”称号。

    2003年以来,石湾镇先后启动了总投资达2.6亿元的10项工程建设,投入4.3亿元推动投资中心、罗浮药谷、生活污水处理厂和文化体育中心等16项工程建设,举行总投资18亿多元的26项工程奠基动工竣工仪式。同时,为促进黄西、西田、白沙、源头、渔村5个经济后进村的发展,石湾镇从2003年开始,大力改善这5个村的基础设施,投入800多万元规划建设了振兴大道和科技产业基地。

    据了解,石湾镇委、镇政府还非常注重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每年投入群众体育活动资金在50万元以上,而且镇村两级坚持把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建设纳入镇、村规划建设。目前,全镇已兴建文体活动公园1个、文化广场2个、篮球场83个、乒乓球馆5个、标准足球场1个和1个具有400米环型跑道的综合田径运动场等体育综合设施。据介绍,该镇黄西村在物质文明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从1997年起,该村8个村民小组先后共筹资700多万元,建起了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礼堂。平时村民集会、办婚嫁喜事都到这里来举行,既方便又俭朴,而每逢重大节假日,村里还会请剧团到礼堂唱戏热闹一番。  本报记者贺小山 谢超平 通讯员林宝明 张旺光
 
惠城区水北社区:6成老人参加体育运动
 
    这是一个有着3100多人的新建社区,有500多名老年人。朝霞满天的时候,小区的空地和中心广场上,有不少老年人有章有法地打着太极拳,凝神静气地做吐纳工夫,一些老年妇女有板有眼地打着木兰拳,手中的木兰扇随着节奏张合有致……在夕阳的余晖中,篮球场活跃着老人们略显迟缓的身影,棋牌室里有老人们忘情地叫着“将军”的“拼杀”场面……不知情的人也许会以为这些老人是企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员工,事实上,这是一些不久前还在农田里侍弄青菜瓜果的惠城区江北办事处水北村村民。是新的居住环境改变了他们传统的生活习惯。2005年,水北社区被评为广东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社区。

    两年来,社区居委会先后投入了50多万元,兴建了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的室外体育活动场所和配有5张乒乓球台、1套健身器材、20张棋牌桌的室内老年活动中心,还成立了老年体育协会,协会所需费用实报实销。目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老人有300多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0%以上,通过打太极拳、木兰拳、乒乓球等运动,老人们身子骨变得更硬朗了。  本报记者何万明 通讯员王文题
 
惠阳区淡水镇:坚持8年送电影下乡下厂
 
    近年来,惠阳区淡水镇重视抓好各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建设各类文化设施,并采取各种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形式,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去年该镇被授予“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村镇”称号。

    为促进家庭和睦,大力弘扬团结友爱、扶贫济困等文明新风,淡水镇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窗口)、文明小区、文明家庭等活动,全镇15个社区先后建立了社区再就业信息服务、治安防范、医疗卫生、优抚帮扶、消防、法律等服务网络,开展各项便民利民亲民活动。该镇红星、上圩、万顺等社区居委会向辖区内居民、商户派发《便民卡》,一个电话便可上门为群众提供服务。

    该镇还积极开展送电影下乡下厂活动,把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精神粮食送到千家万户。8年来,该镇坚持每个周末在淡水镇人民公园广场放电影和节假日送电影下厂活动,累计放映近400场次。2005年国庆期间,淡水镇还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电影巡映活动,分别在社区、农村、学校、工厂放映,观众达7000多人。

    该镇以抓好广场文化为切入点,结合各种纪念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歌舞联欢晚会,连续7年举行迎春男子篮球赛、迎春拔河赛、新春长跑比赛等活动,吸引市民参加,既营造良好的节日喜庆氛围,又倡导居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本报记者陈晓红 特约通讯员卢舜辉 通讯员陈秀频
 
龙门县永汉镇:农民画家每月领工资
 
    春节长假期间,许多外地游客涌入龙门县永汉镇。对于他们来说,这个龙门县南部大镇,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高标准的温泉度假区,也有闻名一方的龙门农民画示范村嘉义庄。

    位于油田村的嘉义庄去年被龙门县确定为首个“龙门农民画示范村”,通过组织村民们绘制农民画,为旅游市场增加亮点,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带动了一大批村民脱贫致富。由于受到重视和市场需求的推动,嘉义庄农民画家们的画作水平比去年年初刚刚进行培训时有了质的提高,许多乡村画家能够从村领取每月几百元的“工资”。发展农民画取得的成绩,这是永汉镇推动三个文明建设的一个侧面。嘉义庄农民画家们的灵感,除了乡土风情,还离不开镇经济建设、美化镇容镇貌、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等多方面的内容。

    在城镇管理中,永汉镇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加强城监、交通、工商、环卫等队伍的建设,并把城镇管理制度印制成册发到居民手中,使“乱摆卖”等“七乱”现象得到有效治理,门前三包得以落实。过去2年多时间里,永汉镇投入资金近30万元新配备环卫车辆及其它环卫设施,对城镇主要街道进行保洁,城镇主要街道清扫率达100%,城镇绿化率达30%以上,圩镇街道硬底化率接近100%。去年该镇被授予“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村镇”称号。  本报记者刘耀龙 通讯员刘汉精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