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上午,记者和市公安局、惠城区公安分局等部门的同志来到位于市区演达一路惠城区公安分局巡警大队旁的公安花园。张建伟的家,就在这个小区里面。
张建伟的家里已经来了七八位亲戚,他们把记者一行让进客厅。不久,张建伟的妻子陈锦芳在两位中年妇女的搀扶下,从房间走出客厅。
客厅里,人们沉默。有人递过几张1月21日刊登有张建伟事迹的《惠州日报》给陈锦芳,看到丈夫那熟悉的面孔,她马上撕心裂肺地痛哭起来。客厅里一片饮泣声。
良久,待陈锦芳的情绪稳定后,记者才开始了对她的访谈,听她深情讲述丈夫张建伟生前的点点滴滴。
“出事那天还在喝中药”
记者:能回忆一下建伟出事那天的经过吗?
陈锦芳:18日那天一大早,建伟就到局里上班去了,中午12点半,他赶回家吃饭,是我特别叮嘱他要回家吃饭的,因为那几天他正病着,甲亢又发作了,感冒得厉害,喉咙发炎,讲话都讲不出声来,家里煲着中药等他回来喝。吃完饭后,建伟喝了中药睡了一会,下午2点多,他又回局里上班了。没想到,那天的午饭,是他最后一次在家吃饭……
家和单位近在咫尺,和女儿一天相处只有半小时
记者:冬冬这么小,她知道爸爸出事的事情吗?
陈锦芳:是啊,孩子年纪小,今年才7岁,虽然这几天我们大人们都尽量瞒着她。不过,她多少也知道点吧。冬冬这几天常常拉着我问“妈妈,爸爸去哪了,他怎么还不回家,不和冬冬玩呢”。后来,她看到我们大人老是哭,她又追问我:“妈妈,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们了……爸爸是不是死了?”听到这些,我的心都碎了,抱着冬冬和她哭成一团。
记者:在你眼中,建伟是个怎么样的人,性格怎么样?
陈锦芳:我丈夫是个挺憨厚的人,不太爱说话,就知道工作。我们夫妻的感情很好,结婚8年,我俩从没红过脸,我们家2004年被市里评为“五好家庭”。他工作很忙,中午经常不在家吃饭。要是中午回来,他一般12点半到家,吃完饭后的那半个小时,他会和女儿玩玩。
记者:长期都这样吗?那晚上呢?
陈锦芳:对,长期都这样,晚上他回来得很晚,不是忙案子,就是看书学习。回来后,女儿早就睡着了,所以,他们一天见面的时间很少。建伟很疼爱冬冬,每次回到家,他都会到冬冬的床前,亲亲冬冬的小脸。女儿7岁了,建伟送给冬冬的所有礼物就是衣柜里的那两个布娃娃。在冬冬3岁的时候,建伟说要带我们去外面玩玩,现在冬冬7岁了,他还是没有实现他的诺言。
记者:巡警大队就在你们家旁边,以前他在巡警大队的时候,家离得这么近,他很少回家吗?
陈锦芳:是啊,在巡警大队的时候,虽然家和单位近在咫尺,但是在白天我们还是聚少离多。他心地特别好,对谁都好,对父母、兄弟姐妹、同事都好,就是整天不关心自己,不为自己着想。
“从没见过他的存折,余钱都拿去帮别人了”
记者:他怎么不为自己着想,比如说呢?
陈锦芳:同事有病或者他们家里有事,建伟肯定会去看他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他们,要么掏钱买药,要么叫我煲汤煲粥给他们喝。他这个人,对自己很“孤寒”,舍不得买件新衣服,一年到头都是穿警服。他出事后,我们想找件其他衣服给他换上都找不到……平时,要不是我帮他买点衣服鞋袜的,他真的是一辈子只能穿警服了。
记者:那他的钱都用到哪去了呢?
陈锦芳:都拿去帮别人了。有时候别人问我,你丈夫存了多少钱啊,我说,我基本没用过丈夫的钱,我从没见过丈夫的存折。女儿的学费,都是我缴的。他的钱,除了给父母治病,剩下的,谁有困难,他就帮谁。他的工资本来就不高,每次回三栋老家,看到村里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他都会给他们钱。老家筑桥修路,他也会掏钱,兄弟姐妹谁有困难,第一个找的就是他。所以,这么一来,他的工资很快就用光了,家里一点积蓄也没有。
“把女儿教育好,以慰建伟在天之灵”
记者:建伟的工作那么忙,在家的时间又少,作为妻子,你怨他吗?
陈锦芳:不怨,我一点都不怨他,嫁给做警察的他我不后悔。因为我也是警察,在工作上,我理解作为警察的艰辛。作为一个女人,我也知道什么东西对男人最重要,那就是不要让他有后顾之忧,好好把家持好,把公公婆婆服侍好,把女儿教育好,这就是对他的最大支持。
记者:建伟走了,以后,你有什么打算吗?
陈锦芳:没有。但有一点肯定的是,就是要继续照顾好公公婆婆,带好女儿,以此安慰建伟的在天之灵。
父亲张顺发:“我忙时,他给我捶背”
张建伟的父亲张顺发今年74岁,1994年退休,从警几十年。张伯介绍说,“小时候建伟很懂事,知道我工作忙,总会跑过来给我捶捶背……”说起建伟,张伯悲泣起来。
当记者问他是否后悔让建伟去当警察时,张伯说:“他19岁就当警察,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他心地善良,正直老实,扶贫济弱,这些都是当警察需要的品质。”
张伯说:“建伟平时很忙,但他不会忘记孝顺。2000年,他妈妈要去广州动一次大手术,是他背着他妈上车的。刚到广州,他接到案情电话,就叫他大哥从深圳赶来照顾他妈,后又匆匆返回惠州。”
大姐张小兰:我们有困难他总会帮助
“我们五姐弟,建伟是最小的一个,排行老五。他是个孝顺儿,心眼特别好。”张建伟的大姐张小兰谈起他时这样说。
她说:“老五为人特别善良,对谁都好,兄弟姐妹谁有困难,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提供帮助的人。我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较困难。这几年,他一直资助我大儿子何晓读研究生。”
女儿冬冬:我要给爸爸写信
建伟的女儿冬冬近来对家庭的变故好像已经明白了什么。
这几天来,看到妈妈哭,她会在一旁哭着问:“妈妈,你为什么哭了,是不是妈妈肚子疼啊?妈妈不哭,冬冬就不哭了。”“爸爸办案出远门了么?为什么还不回来?妈妈,我打电话叫爸爸回来……”有时,家人会哭着哄冬冬说“爸爸已经去了天堂。”冬冬会反问:“爸爸去天堂干什么呀,爸爸什么时候才从天堂回来啊?我要给爸爸写信,把信贴在阳台上等爸爸回来……”
本报记者邹壮新 王航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