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发表时间:2006-01-23 09:07:44  来源:
 
    市委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高度关注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从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关心群众生活、解决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极端重要性,要把有限的财力放在群众生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大农民工工资清欠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贯彻市委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必须从维护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高度,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调动和切实增强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公平、能力、保障等方面下功夫:

    公平,就是要充分发挥化解矛盾的柔化剂作用,甘当维护社会公平的平衡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减震器,以人为本,完善就业政策,促进劳动机会和就业公平。大力宣传《劳动法》,增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法律意识;认真开展劳动保障执法检查工作,督促用工单位纠正违法行为;积极开展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经常开展拖欠工资早知道活动,积极预防劳资矛盾群体性突发事件;畅通劳动保障信访渠道,提高信访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劳动仲裁和医疗鉴定的作用,维护社会公平;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执法为民。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是可行的,仅去年上半年,我市就为2.46万名包括农民在内的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工资等待遇4072.37万元,得到群众的好评。

    能力,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增强竞争力,扩大就业率。要建立和完善促进教育平等的政策和保障机制,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实现社会公平的突破口,积极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免费推荐就业等活动,加强下岗工人和待岗人员的培训以及高科技人才培养,造就更多有用人才,促进就业。同时要通过举办大型劳动力招聘会、定期劳动力集市等手段,组织农场富余劳动力转移。2005年上半年,我市下岗人员的再就业率达到72%,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的较低参数上。

    保障,就是要做好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险种的参保工作,将群众的生、老、病、死都纳入社会保险的范畴,使群众无后顾之忧,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相应不断提高相关待遇水平。去年我市已实现了社保市级统筹,去年7月,又出台了农村基层干部养老保险办法,对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固起到积极的作用。在下一步工作中,要将进一步提高早期退休人员的待遇;改革农民工失业保险个人缴费办法;降低参保人员的医疗负担;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积极探索失地农民和农村纯女户的养老保险办法,为构建和谐惠州作贡献。  (作者单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