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优秀传统年俗值得保留
 
发表时间:2006-02-08 10:13:32  来源:惠州日报
 

    春节结束回单位上班,“年味儿”成了同事间议论的焦点话题。有人说这年是越过越没味道了,过年不过是又放一个长假罢了。

    “年味儿”淡了,这一感觉主要源自于一些年俗的消失。以前不到腊月,人们就开始盘算过年的事儿:晒腊肉、做年糕、磨豆腐……在紧紧张张忙碌过程中,热气腾腾的年味儿就扑面而来了。但如今生活变了,要什么有什么,很多年俗活动已成为多余。此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早已走出了过去盼新年打牙祭、穿新衣的拮据日子,出现了味蕾萎缩和视觉疲劳。其实,在有些年俗活动消失的同时,一些新的过年方式已经或正在出现。惠州有史以来燃放时间最长的焰火晚会重现西湖火树银花不夜天;《千里走单骑》、《霍元甲》等贺岁片、大片纷纷登陆惠州各大影院,任你看个够;旅行社新春出游团一拨又一拨;电脑、手机的普及,轻点鼠标就可视频对话,翘动拇指,就可发送贺年短信。

    不合时宜的年俗正在消失,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嗅到“年味儿”,但还有一些被保留下来的年俗正在向我们传递着朴素的欢乐。派发利市是惠州人在春节期间的“保留节目”,一声“恭喜发财”,红包就要拿来,钱不在多,心意到了就行,发利市的人不会心痛;收利市的人也不会在乎钱的多少,只为讨个好彩头、好兆头。

    年味变了,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社会的进步,也向我们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我们该如何保留那份朴素的快乐?  雨 城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