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都市报》对《博罗近8成农民曾外出旅游消费》(见《惠州日报》11月28日B4版)进行了质疑。《南方都市报》的文章称,“缺乏代表性的数据推导出来的结论,是极其不严肃的,可信程度理所当然也是相当低的。”言之凿凿,让笔者不得不多看几眼。
可认真拜读后,第一个反应是:文章的观点站得住脚吗?文章主要怀疑“农调队采用数据的代表性”。为此笔者请教了北方交大统计学副教授龚玉荣。龚玉荣介绍说,为了保证数据的精确,现在农调队的统计点是采取群整抽样的方法,这和普通的随机抽样有根本的区别。《南方都市报》那篇文章的作者以自己年轻时的经验质疑《惠州日报》的报道,错误地以随机抽样代替群整抽样,而不知或没有细究两者的区别。由于上述原因,《南方都市报》那篇文章的作者错误地认为,2004年,我国农户的旅游消费支出不可能达到1344亿元。据今年10月9日《中国经济周刊》报道,2004年我国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达到6.43亿,比2003年增长23.89%,农民旅游消费达1351.67亿元,比2003年增长30.19%。这是农村居民旅游增长最快的时期,农民富裕之后的旅游需求的潜力不容置疑。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三农”投入力度,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农村的发展有目共睹。农民富了起来,如何科学消费,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带着都市人的偏见,主观地怀疑有那么多农民外出旅游。事实上,怀疑什么时候都可以有,但对农民我们更需要的是关心,关心他们的生活、生产以及消费要求。 (博罗县委办 梁伟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