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惠州日报》12月9日刊登的《昨日修好,今天被盗,市政消防栓又遭毒手》的报道,着实令人气愤。气就气在无良小偷无所不偷,竟连消防栓上的零配件也敢偷。消防栓是救灾救难的设施,零配件被盗,如不及时发现,不但造成水资源流失,而且万一附近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更令人气愤的是,昨日刚修好,今日又被盗。12月5日,《惠州大道旁消防栓损坏严重》一文见报后,市自来水公司高度重视,12月6日出动10多名维修人员,对惠州大道东江大桥至小金乌石段、云山东路西路遭损的消防栓进行全面调查和维修。经过两天的努力,共修理遭损消防栓21座,更换零配件60多件。可是,在12月8日早上,部分刚刚修好的消防栓又惨遭不法分子毒手,不是丢了铜头,就是没了顶盖、堵盖。这样下去,永远也无法保持消防栓的完好无损。
市政公用设施被盗的情况不仅发生在惠州大道,刚修好又被盗的事也不是近来才有。据报道,今年以来,市区就有300多座(次)的消防栓遭到破坏。仅惠州火车站到云山一带的江北片,以及演达路等处,便有200多座(次)的消防栓被盗铜头、顶盖、堵盖等零配件。市自来水公司的抢修人员为此“疲于奔命”,常常是白天刚修好一座消防栓,到了晚上又遭破坏。如江北片的消防栓,抢修人员于今年5月和9月就进行过两次全面维修。近年来,市自来水公司为修复、保养消防栓,累计投入资金共达70多万元。此外,市区道路的沙井盖、电缆电线、公共汽车停靠站的不锈钢组件等公用设施被盗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诸如此类的公用设施被盗,不仅使国家财产遭受损失,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解决市政公用设施被盗问题,关键是要从源头抓起。这个“源头”就是废旧物资收购单位。众所周知,盗窃分子之所以不断地偷盗市政公用设施,主要是因为有“市场”,有废品收购公司收购。如果没有“市场”,他们偷来的东西销不出去,变不回钱,盗窃公用设施的情况至少不会这么猖狂。目前,对废品收购行业的管理是比较混乱的。不仅到处设点,到处堆放各种废旧物品,给周边环境造成“脏乱差”,而且有些收购站、点什么都敢收,连偷来的公用设施“废品”也收,来者不拒,多多益善,无形中为盗窃分子销赃提供了方便。为了堵塞市政公用设施被盗的漏洞,也为了规范废品收购行业,主管部门必须切实加强对废品收购公司的管理。要制定收购市政公用设施“废品”须有单位证明的规定,要建立健全公用设施“废品”收购的责任追究和群众举报等制度,要经常对废品收购站、点进行明查暗访,一旦发现违规收购公用设施“废品”的行为,坚决给予严肃处理。
此外,要防止市政公用设施被盗,也需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广大市民的支持、监督。如发现盗窃公用设施的行为,要及时报警,公安部门要加大对盗窃分子打击的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