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海
近年来,发手机短信成了手机用户重要的沟通交流形式,也给提供运行平台的商家带去丰厚利润。正因如此,违法短信越来越多,终成社会公害。如果说,给消费者带来通信便利的合法短信像春插后稻田里茂盛的禾苗,那么,违法短信就好似禾苗中的稗草。盖因这稗草茂密疯长,禾苗的生存堪忧。在除草呼声日盛的背景下,斩草者来了:三部委自11月1日起,联合治理手机违法短信。消费者拍手称好。笔者认为,这短信之草要想斩得漂亮斩得彻底,就必须找准其违法的根在哪里并且着力除之。
据报道,从联合治理开始至11月4日的短短4天,全国各级公安机关110报警服务台已接受群众举报手机违法短信息超过1万起,在通信管理部门协助下,789个手机号码被停止服务(见本报11月5日A4版)。治理力度很大,效果亦显著。然而,笔者发现,尽管治理风紧雨急,违法短信却仍不时被发入手机,真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已成气候为害猖獗的违法短信,对于在利益驱使下铤而走险的违法运营者,想毕其功于一役,立马让它销声匿迹,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1日至7月底,全国公安机关就开展了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利用手机、电话、互联网发布虚假信息骗取钱财,兜售假证件假票据,传播淫秽、反动信息的违法犯罪分子和犯罪团伙。可行动一过,违法短信再度抬头,且渐呈愈演愈烈之势。为何?未除之根作怪也。
分清哪些为苗哪些是草并不难,因为违法短信的特征很明显。难就难在如何准确找到违法之根,如何消除稗草再生和蔓延的土壤与气候。这违法之根是什么?依笔者愚见,一是违法经营者直接利用监控与技术盲点而间接利用合法经营者,从而无形中与合法经营者串在短信息这同一条巨大的利益链条上;二是手机与网站结合后,有些网站和信息提供商利令智昏,丧失社会责任感,成为违法信息源;三是目前对短信运营商的监管技术不成熟和监管力度不够强。而最主要的,是良莠共生共舞的利益链条在作祟。
治乱得用重典,斩草务须除根。一是坚决斩断违法运营商在利益链条上的连结点。对短信提供商实行资质审核制,是必须尽快实施的治本之举。韩国政府规定移动运营商必须与专门的内容提供商合作,所有的信息都经过严格选择后才提供给手机用户使用的做法值得借鉴。二是加强对运营商与网站结成的短信联盟的管理和整治,哪家违法封掉哪家。三是通信管理部门必须责成通讯企业对有害手机短信进行技术检测和封堵,对发布有害手机短信者强制停机,对提供违法内容的运营商终止经营合作和接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