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德育应内化品质和外造氛围结合
 
发表时间:2005-09-20 10:03:42  来源: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德育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要正视这种变化,应对这种变化,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然而,目前一些学校的道德教育有两种不良倾向:一是重应试教育,二是道德教育方面得到了一定的重视。经验证明,学校道德教育要收到预期效果,需要在内化品质和外造氛围上下工夫。

    针对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个性特点强化道德教育。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内容的层次和教育的方式应该有区别。相同年龄段的学生因为生活环境、成长经历不同,性格特点不同,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也应该有区别。学生的道德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等如果与理想、前途教育结合起来,就比较容易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得到启发。道德内涵内化为学生个体的品质修养,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

    以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熏陶学生道德情感。道德教育如果停留在照本宣科式的口头教育上,效果极为有限。成功的道德教育,要有丰富的载体,要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有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有身边的榜样的示范作用,就有了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学校的道德教育,主体在学生,离开学生的参与,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道德教育就没有生动活泼的局面,反之,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有了学生的积极创造,道德教育就会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学生“知、情、意、行”的道德素质就会得到全面发展。

    注重教育者的道德理论水平和道德教育技能。如果教育者自身缺乏道德修养,或道德品质低下,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育者。一个文明有礼、先人后己、爱生敬业、清正廉洁的教育者,必然受到学生的敬重,并且,教师的优秀品质润物无声,学生必定终身受益。所以,道德修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  (作者单位:惠州八中)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