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农民画作为我市外事活动专用礼品成了惠州“文化大使”
始于1972年的龙门农民画,因其浓厚的乡土气息,质朴而厚重,风格独特,被誉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的一朵奇葩”,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龙门县也因此于1988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1998年,该县又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农民画艺术)之乡”。
过去龙门农民画仅具备教育和宣传功能。2000年以来,该县积极探索农民画的发展新路,将其推出大山,引上市场经济舞台,并开始把农民画导入旅游业,首先作为旅游购物的特色产品予以开发和推介。还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通过参展和开发新画种,不断扩大农民画的影响力。市委、市政府还把龙门农民画作为外事活动的专用礼品。去年10月至今年4月就对外赠送了400多幅龙门农民画,龙门农民画已成为惠州的“文化大使”。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目前,该县生产和经销龙门农民画的民营企业已从过去的1家发展到4家,在广州、深圳、惠州城区等地共有销售点13个。去年全县共绘制农民画2000多幅,对外销售1500多幅,同比增加4倍,全年产值达50万元。今年上半年,农民画产量翻番,产值同比增加近2倍。预计今年产值可突破200万元。
农民画在产量不断提升的同时,创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创作出了一大批精品。2000年以来,该县又有60多幅农民画分别获全国、省、市奖并发表及入册。农民画最近被省文化厅指定参加在韩国举行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中心”文化艺术作品展览。
据悉,该县民营企业家罗立新于去年底投资上千万元在县城建设的“龙门文化村”,将于本月23日竣工。该文化村集饮食、娱乐、农民画创作和画廊于一体,将成为该县一个新的旅游亮点。
《舞火狗》两获我省民间艺术大赛二等奖
在大力发展农民画的同时,该县还不断发掘民族民间艺术,打造地方特色艺术精品,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
2001年以来,该县积极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艺术,创编了反映该县瑶族和客家民俗风情的多个系列歌舞。其中《舞火狗》两次获全省民间艺术大赛二等奖,上个月还被推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市惟一的申报项目;《织嫁衣》荣获市文艺汇演一等奖;《舞春牛》与《舞火狗》一道被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栏目采用播出。目前,该县民俗风情歌舞表演已成为该县又一个文化艺术精品。瑶乡等县内多个旅游点都开设了民俗风情歌舞表演,吸引了大批前来观光旅游的外地游客。
据悉,该县文化局准备再创编几个节目,与这几个舞蹈一起组成一台具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民间节目,作为一个旅游项目重点推出。
龙门本地山歌经几百年沉淀,已成为该县一绝。每年8月15日,县城都会举办“山歌对唱”,由山歌爱好者唱上一周。该县已对这一民俗文化进行挖掘和拓展,把它作为旅游观光项目推出,目前在香溪堡等景区已开设有山歌表演。
该县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更突出体现在对文物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上。该县文物遗迹众多,沿西林河两岸形成了一批具广府文化特色的古建筑群。其中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2001年以来,该县集中精力对全县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挑选22处文物建筑申报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年5月份又将其中8处文物建筑向省申报。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功武村古建筑群,自然生态环境优美,该县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将其开发为旅游景点;争取省市支持80万元对廖氏宗祠进行维修;筹资对古码头、碉楼、正街店铺进行修缮。现该古建筑群四周清洁优美,已成为该县新兴的著名旅游点之一。
目前,该县正加紧建设永汉镇的嘉义庄,计划将其开发成农民画村、文明和田园风光旅游示范村。预计9月23日可对外开放。嘉义庄的建筑大多建于民国年间,作为农民画村,将有一大批民间画师聚集在此画农民画。在这里,民间艺术与古建筑相互交融,将成为一个颇具魅力的独特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