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从《弥勒规则》谈起
 
发表时间:2005-09-20 09:59:27  来源:
 
    记得2002年北京市高考优秀作文叫做《弥勒规则》,讲的是玉皇大帝成立了一批天营企业,其中天庭运输公司缺经理一职,玉皇认识到天庭支柱产业的重要,任用李靖担此大任,弥勒则为候补。李靖上任即以“规则就是力量”作为座右铭,推行规则治理,但却因员工抵制而忿然挂冠。弥勒接印,推行“宽容”人治,公司大亏。后李靖复出,企业终得大治。此文开头还披露李靖上任之前,曾和弥勒一起到凡间取经,3日而归。也可以说,相当于到凡间挂职锻炼3年。以我的常识判断,李靖与弥勒去的应该是欧、美、日等地,不太可能在中国。因为中国的公民还不太习惯规则,中国公民办事也正处于由潜规则向规则过渡的阶段。

    何为规则?规则就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就好像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一样,规则也是法治社会的永恒主题。严格意义上讲,公民是生活于法治社会的社会成员,与法治社会相适应的是公民的规则意识,也即依照法律、规章、契约办事的意识。我们要进入地球村,成为“村民”亦即世界公民的一员的前提之一就是要遵守规则。国际政治、国际贸易、国际人道主义等等都要按规则办事、按牌理出牌,普世主义已成为我们必须理解和接受的概念了。过去,很多企业不懂规则,在国际往来中吃了亏。但所幸这种情况正在减少。

    但是,有一点不容乐观,就是李靖和弥勒学习规则之所以不太可能到中国挂职,是因为延续了几千年的人治和宗法社会,留给中国的文化遗产中甚少规则的理念,更多的是专制和权变,甚至更多的是“潜规则”。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统计,中国近年来合同交易只占整个经济交易量的30%,合同履约率只占50%左右。在最讲规则的经济领域尚且如此,其他领域就可想而知了。有报道称,中国人排队,向来无视“一米线”规则,外国人对此最为头痛。其实,一米黄线,既是规则,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跨越了这一黄线,就相当于对他人的侵犯。我在访美时还听友人讲到中国人的“聪明”。在美国服装超市,售货员只看价格标签收款,而从不对应查看服装的档次,消费者也都按此规则买衣服,聪明的中国人却善于钻“政策空子”,把高价衣服换上低价标签,居然骗过售货员,但有一次终于失手,引起舆论大哗。国人有尖锐的评论:“看到中国人这么‘聪明’,心里觉得无比耻辱和悲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中国人常说的口头禅,但知易行难也是中国人的秉性,很多人道德常讲,德行不修,因而规则没有市场,而潜规则却大行其道。

    “潜规则”一词由吴思发明,他在《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中说到:“中国社会在正式规定的各种制度之外,在种种明文规定的背后,实际存在着一些不成文的又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一种可以称为内部章程的东西。恰恰是这种东西,而不是冠冕堂皇的正式规定,支配着现实生活的运行。”可惜,这“潜规则”在现实中还大行其道。中国曾有一名黄姓导演被一女演员指控违反潜规则,女演员要挟公开床上热辣录音。而在官场,潜规则更是无处不在,官场流行的“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这句话最为经典,也因此出现了“既无原则,又无规则”的现象。什么时候潜规则少了,可能就是规则有了立足之地了。

    有什么办法可以令国人重视规则吗?我认为是有的。我有一批学生到深圳一家企业进行生产训练,其中一个工序的任务是把玩具车子装进纸盒子并贴好封口,每天两万多盒产品下线。其中几个学生却故意在一个盒子中装进两辆车子,或是把空盒子封好下线。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考验一下品管部门,看他们能否发现这些不合格包装的产品。结果是成批产品被打回返工,损失产值达30多万元。学生们震惊了,他们没有估计到不守规则付出的代价竟是如此沉重!后来全体学生主动要求加班挽回了损失,弥补了过错。企业为此还在厂区为改过的学生贴了表扬信。学生们还由此认识到了如果空盒子销到国外,还将损害中国制造的形象,一件产品,事关国家大事。由此可知,规则是要实践的,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让大家知易行易——不讲规则,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人真正成为遵守规则的成熟公民。什么时候中国人讲规则了,也就意味着中国真正踏进了法治社会和国际社会的门槛了。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