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让华罗庚精神永留惠州
 
发表时间:2005-07-28 10:08:24  来源:
 
    第十届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总决赛于2005年7月14日至17日在惠州市举行。作为历届“华杯赛”参赛人数最多、范围最广、最有创意的本届赛事,惠州市接待了来自两岸四地81个城市的93支代表队共362名选手,选手们分别参加小学组和初中组的总决赛,还有1200余名专家、嘉宾云集惠州。这是惠州市全市人民的荣幸!决赛结果,广州、金坛、杭州代表队分别获得城市团体总分冠、亚、季军。惠州市第一代表队获得团体总分第4名,第一代表队和第二代表队共夺取2金1银5铜的优异成绩,胜利地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

    本届“华杯赛”鸣金之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组委会主任卢瑞华同志高屋建瓴地分析了这次赛事的深远意义。他说,置身于“华杯赛”的赛场,深切感受到这是一次两岸四地少年精英的大团结、大比武,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希望,影响重大,意义深远。

    惠州市的莘莘学子和全市人民深感卢瑞华同志对华罗庚精神的阐述十分精辟。我们必须弘扬华罗庚先生一息尚存,奋斗不止的拼搏精神。对待学习,对待事业,要像攻克金城汤池那样,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我们必须弘扬华罗庚先生勇攀高峰、敢为天下先的无畏精神。在科学高峰的攀登方面,在一切事业的开创和发展方面,既要尊重前人或同时代人已经作出的业绩,又不能亦步亦趋。要敢于超越,敢于去碰前人或同时代人没有碰过的“硬”,敢于创造别人没有创造过的业绩。

    我们必须弘扬华罗庚先生不怕艰难、百折不回的坚韧精神。在科学和技术的道路上,在发现发明和创新的道路上,在从事任何行业的道路上,没有长距离的坦途可走,必须时刻准备着逢逆境、走险滩、临深渊、履薄冰。有的科学实验,也许一代人甚至几代人都难以成功,但只有像华罗庚先生那样百折不回,一以贯之,才有可能到达光明的彼岸。退回去只会功亏一篑,一事无成。

    我们必须弘扬华罗庚先生大公无私,奖掖后进的崇高品质。华罗庚先生生前曾经为我们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数学人才与不少业已成为数学界参天大树的专家。华先生身后的精神长存,依然是座丰富的精神与人格范例的宝库,可供今人与后人总结、学习、应用、发展。

    归根到底,华罗庚先生那拼搏不懈、勇攀高峰、坚韧不拔、血沃桃李等精神品质都来源于他那深厚的爱国主义的积淀。华先生的少年、青年时期,正是祖国和民族危急存亡之秋。无数志士仁人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赴汤蹈火,奋不顾身,表现了高尚的爱国情操和无所畏惧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华先生正是爱国青年洪流中的一员。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正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动力,也是我们祖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华罗庚先生终身珍视这个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他毕生的数学生涯中始终贯穿着爱国主义这根红线。我们学习华罗庚,就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使之历久弥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攻书攻“城”,学好真正的本领与功夫,去报效家乡,报效国家,积极投身到社会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青少年学生尤其要志存高远,为国家、为人民而努力学习。他们正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故乡的期望,国家的期望,寄托在他们的身上!

    中共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柳锦州同志在本届“华杯赛”胜利落下帷幕时,热情洋溢地预言道:“华杯赛”在惠州的成功举办,对于全面推进惠州素质教育的发展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希望华罗庚教授的精神永远留在惠州,希望“华杯赛”品牌永久落户惠州,为惠州建设文化大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柳锦州同志说的正是全市人民的心声!

    让华罗庚精神永留惠州吧,惠州一定会因此更加美丽,更加具有魅力!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