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同舟共济重建美好家园
 
发表时间:2005-06-29 09:31:25  来源:
 
    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无疑给我们带来一场严峻考验。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抗洪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但考验远没有结束。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场灾害的严重性和灾后复产的艰巨性。

    据初步统计,这场洪灾导致全市65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达4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6.5亿元。受灾范围之广、灾害影响之大、造成损失之重,历史罕见。灾害的严重性意味着灾后复产的艰巨性。受灾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只有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灾情逐步趋于稳定的情况下,把灾后复产作为当前一项中心工作来抓,调动全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凝聚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同舟共济,重建美好家园,才能最终夺取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

    受灾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灾后复产工作的重要性。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党和政府的关怀是人民群众最大的精神依托。各级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怀着对群众的无限深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诚如此,则物质家园虽遭洪水蹂躏,但精神家园却更加坚固!

    做好灾后复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首先就是要确保群众安全,尤其要重视防止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受浸房屋倒塌等)造成人员伤亡,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这场洪灾还造成3000多间房屋倒塌,这意味着有一大批群众一时“无家可归”。各地要妥善安置好受灾群众,确保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地方住、有病及时得到治疗。“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群众生活有了保障,群众的情绪才能稳定,社会才能稳定,才能尽快恢复生产秩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灾后重建工作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考虑,从有利于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城乡建设、交通建设、水利建设、文化教育卫生建设等等,都要汲取以往的教训,要在搞好科学规划的前提下进行,谋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安全系数最大化。惟其如此,我们的家园才能建设得更加美好!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