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我市经济发展跨上新台阶,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为“十一五”期间我市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数码产业创出“惠州制造”名牌
作为惠州工业半壁江山的电子信息产业,去年创造的产值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惠州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之一。TCL集团在多个国家分别设立了彩电研发中心,大力推进全球化战略;德赛集团生产的全彩显示屏高高耸立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华阳集团生产的汽车音响广销海外……快速发展的数码产业吸引了一大批跨国公司来惠州扎根并不断发展壮大,SONY、LG、三星等知名大企业先后落户惠州,或设立研发中心,或建立重要的生产加工基地,直接推动了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石化、汽车零部件及旅游业增势强劲
目前,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的各种带动效应已经形成。另外,中国海油惠州炼油项目今天全面动工建设,LNG电厂项目正在紧张建设。目前,大亚湾石化区多个在谈在建的石化项目正有条不紊推进。
汽车零配件方面,普利司通公司、长丰(惠州)公司在惠的生产项目建设正在有序进行。
旅游业方面,惠州是全国少有的同时具备山、湖、江、海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的城市,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之势。
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亮点纷呈
市委、市政府一直将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近年来,狠抓各项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民营经济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势头。
今年前3个季度,全市民营经济实现税收21.22亿元,同比增长32%。今年以来我市新增了先锋(药业)、罗浮山(水泥)、天鹅星(鞋业)等7个省著名商标,使全市民营企业拥有省著名商标达到13个,在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公布的2005年中国名牌产品评选中,我市民营企业产品侨兴电话机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另外,我市县镇经济特色鲜明,初步形成了鞋业、服装、水泥等专业镇、特色镇,惠东县“时尚女鞋之都”等美誉愈传愈响。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大发展,提升民营经济总量在全市经济总量的比例。
今后5年,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前,我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经济快速发展,政通人和,干事创业的氛围愈加浓厚,具备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后劲。
市委八届五次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加快发展重工业,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把大亚湾石化区建设成我国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使石化产业成为我市又一支柱产业。要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 本报记者陈秀峰 通讯员罗莉红 刘文勇 邓 瑜 何 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