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纵队策划马鞭洲岛海战
马鞭洲岛是散布在大亚湾主航道西侧的诸小岛之一,因形似马鞭而得名。该岛位置适中,能控制渔民出海捕鱼和港内航运交通。距离澳头约7海里,距三门岛约14海里。岛上无居民,有灌木林,有泉水,岛湾可避风,是渔民取水、船只避风抛锚的地方。
日寇与伪军为遏制抗日游击队进入大亚湾并向稔平半岛及其以东地区发展,采取了共同行动。伪军增派兵力进驻稔平半岛、霞涌和澳头;伪军收编的一批土匪于1943年6月中旬从红海湾窜来大亚湾为非作歹。
6月中旬,伪海军大队长陈强(原是龟灵岛土匪)带领他的一百几十人和5艘“大眼鸡”船窜入大亚湾后,锚泊在马鞭洲岛前的海上,派出两艘船,从霞山港、金门堂、牛过水、虎头山、大勒格到鹿咀海面巡逻,控制大亚湾渔民出海打鱼,封锁大鹏半岛与澳头的来往渡船的交通运输,抢掠渔民的渔网渔具,向渔民和渡船敲诈勒索,要渔民拿钱赎渔网渔具,强迫渔民和渡船拿钱领牌照,规定渔民捕了鱼要送给他们,不准到澳头去卖。那时正闹饥荒,这一来,老百姓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东江纵队为了打击资敌的官僚和奸商,破坏日寇的近海航运,决定在马鞭洲岛策划海战。
40多分钟歼敌3艘武装船
1943年6月20日夜,东江纵队一部来到岭坳村(离马鞭洲岛约7海里),受到群众的欢迎。
7月4日黄昏,东江纵队突击队登船扬帆出征。我船距离敌警戒船数百米时被敌哨兵发现,鸣枪令我船不得靠近。舵工用大鹏话回答敌人:“我们是来打鱼的,不要开枪。”于是假装收网后返回岭坳。
7月6日晚8时,副中队长叶基带领16名突击队员,在岭坳的大网前登船,再次扬帆出征。队员叶振明将身上尚存的十几个铜板交给卫生员叶惠,并告诉他,如果胜利回来,就买好吃的东西慰劳大家,如果作战牺牲了,就将这些钱交给组织,作为最后的一次党费。
11时半左右,该中队和敌伪军交上了火。在虎头山抛锚的两艘伪海军船,听到马鞭洲海域枪声就立即行动,起锚升帆。当听到枪声停下来了,他们感到情况不妙,掉转船头,逃回龟灵岛去了。
经过40多分钟的激烈战斗,该中队歼灭了伪海军第四大队的3艘武装船,缴获轻机枪两挺,步、短枪40多支,生俘伪海军40多人,击毙伪海军大队长陈强等50多人。中队牺牲了4名战士,副中队长叶基负伤。
战斗结束后,东江纵队战士将3艘“大眼鸡”船放火烧掉,将烈士遗体运回安葬并立碑纪念。 本报记者丘思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