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特别报道
 
创新招商方式 注重引资质量
 
发表时间:2005-08-26 09:08:49  来源:
 
——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系列报道(招商引资篇)
 
    招商目光瞄准世界500强及发达国家地区的跨国公司

    为把惠州建设成为珠三角东部现代化经济强市和广东省现代石化数码产业名城,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招商引资方略,把目光瞄准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及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引导外资投向我市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产业。

    石化产业是我市一大支柱产业和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全市上下齐心合力,加大中海壳牌南海石化中下游项目的招商力度,先后有建滔化工、巴川影像科技、百源塑料制品、三菱丽阳MMA等企业落户,与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形成呼应之势;全市同时加大汽车制造等其他产业的招商力度。

    国际著名企业、跨国公司青睐我市投资环境,去年以来,有1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组团考察我市,普利司通、住友、三洋机电、可口可乐、蒂森克虏伯等多家企业等先后落户。世界500强企业今年上半年在我市新设立或增资项目共5宗,合同外资1.22亿美元,在全省排第一位。投资或增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29宗,合同外资4.05亿美元,同比增长37.76%,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49.7%。其中来自日韩、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投入资金同比约增长15%。

    坚持“四个结合”,形成专业化市场化招商引资体系

    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资实效,是我市近年招商引资工作的成功做法,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园区招商与企业招商相结合、大型综合招商与专业招商相结合、自主招商与联合招商相结合,在全市形成了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招商引资网络体系。

    今年上半年,我市组团参加了省政府在江门举办的粤台经济技术贸易交流会;成功举办了中国惠州第三届国际数码节,有15家世界500强企业参展,签约项目101宗,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3.21亿美元;我市成立“香港钟表产业来惠发展政策领导小组”,迎接香港钟表产业组团来惠进行考察,初步达成产业转移投资意向。

    我市还创新推出网上招商新方式,投资100多万元筹建网上招商平台,目前全市招商引资信息网的建设已接近尾声;推出委托代理招商新模式,开拓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尤其重视日、韩两国企业的投资,我市与日本、韩国、香港地区产业协会达成联合招商或委托招商协议,先后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成功地开展了招商活动。今年以委托招商的形式,通过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广州贸易公司成功引进了投资1250万美元的日本巴川制纸项目。

    高标准高效益建工业园区

    我市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运行”的原则抓好工业园区建设,明确各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使园区从综合园区向专业园区发展。目前全市有工业园区80多个,规划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开发区2个,省级2个。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大亚湾石化区、惠州数码工业园等4个园区,平均规划面积达26平方公里,成为我市产业经济的龙头园区,更是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靓丽品牌。

    今年7月,国家信息产业部颁发的“国家(惠州)视听产品产业园”牌匾悬挂在我市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也是“仲恺”和“惠台”、“松山”、“平南”等工业园区整合一年多来所形成的“乘法效应”。

    工业园区的靓丽品牌吸引了跨国公司、大财团,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根据外商的投资意向,我市拟分别建设韩国、日本等相关工业园区。

    争创“四优”,加快软硬件建设,对外商实行“绿卡”制度

    众多外商之所以心仪惠州,落户惠州,正是全市上下加快招商引资工作软硬件建设,以优良形象召唤外商,以优质服务感动外商,以优惠政策吸引外商,以优美环境留住外商的结果。

    市、县(区)、镇党委、政府领导亲自带队走出家门、国门开展招商工作。如三菱丽阳、普利司通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从洽谈、选址、签约到落户建设,市委、市政府领导都高度重视,亲自参与;项目落户地的同志都尽力争取,创造条件,积极配合,用普利司通高层的话说就是:“惠州的优惠条件不是最好的,但惠州公务员的素质是最出众的。”

    当前,招商引资竞争异常激烈,我市各地、各部门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外商实行“绿卡”制度,为外商投资提供“一站式”服务,让外商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深化口岸现场通关作业流程改革,建立健全“大通关”机制。建立大项目督办制度和预警制度,对合同投资额达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从项目的洽谈、签约、落户到投产,由专人负责进行跟踪和服务,提高了项目洽谈的成功率和签约项目的履约率,主要国家和地区来惠投资继续保持增长。今年上半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83宗,合同利用外资8.14亿美元,增长38.1%,其中增幅较大的有:香港增长44.9%,日本增长8.4倍,萨摩亚增长2.5倍。  本报记者李光普 通讯员翁东文
 
相关链接:我市上半年招商引资势头良好
 
    今年1至6月,全市累计新批外商投资项目369宗,合同外资金额9.09亿美元,增长25.8%,实际吸收外资5.05亿美元,增长16.5%。其中,外商直接投资新批项目283宗,合同外资8.14亿美元,增长38.1%;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3.85亿美元,增长19.52%。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和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两项指标总量分别居全省第4位和第5位,两项指标完成进度分别居全省第4位和第6位,增幅列珠三角九市的第4位和第5位。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84.9亿美元,增长15.9%。其中,出口45.6亿美元,居全省第7位,增幅列珠三角九市第5位;进口39.3亿美元,增长10.2%。累计贸易顺差6.3亿美元。
 
记者手记:实施外向带动战略是长期方

    由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新机制,中海壳牌南海石化等一批大中型项目相继落户惠州,我市经济总量逐年攀升,今年上半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在全省排第6位。招商引资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对比珠三角发达地区,我市经济总量还不够大,实力还不够强,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仍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我们必须更加明确,招商引资关键在于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达到“引进、吸收、消化、创新”的目的。要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明确引进重点,科学规划项目布点,控制项目投资密度,提高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利用率;要加强项目跟踪落实,提高招商项目的履约率;加强排污监测、劳资纠纷处理、进出口报价管理等工作。同时,要更加重视对内引资。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