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到大街小巷的药店里买药,大部分都有售货员向顾客推荐药品,这确实方便了老百姓。但也有的药店服务态度好得似乎过了头,让顾客买了许多原本不需要的药品。
市民反映
药店售货员过分热心令人生疑,实为让顾客多消费
市民刘先生说起前次买药的经历时大呼“不值”。 上个月刘先生不小心扭伤了脚,去某药品连锁店买药。到了药店,售货员们非常热情,忙不迭地为他介绍。他拿起一盒治疗扭伤的药油,售货员便马上问他是否因运动而扭伤。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售货员说如果常出现扭伤那是和身体缺钙有关,乘机推荐几瓶“××”钙片。刘先生觉得有道理,自己以前对这方面确实不太在意,那么买一瓶来试试也可以。这时,售货员告诉他现在有买三送一的活动,反正钙片可以经常吃,多买一点也没什么问题,接着又向刘先生介绍起了百多元一盒、治疗骨质增生的药,并说特别适合经常运动的人。看到售货员过分热心,刘先生觉得有些不对劲,他拒绝了售货员的介绍,表示只购买药油和钙片就可以了。就这样,原本只是打算买一瓶20多元药油的刘先生,出药店大门时已经手捧了100多元的药品。
记者暗访
多名售货员同时推销多种药品,市民难以选择
几天前记者来到刘先生所说的药店,一进门,好几位售货员迎了上来。听说记者要买钙片,其中一位把记者直接带到了保健品专柜前,拿起一瓶“×钙”解说了起来。当记者拿起了另一个牌子的钙片时,这位售货员忙说记者所挑选的钙片效果不怎么样,而且是属于碳酸钙一类的钙片,长期服用对肠胃影响很大。说完,她又把记者带到了保健品专柜前,继续介绍“×钙”,她说该品牌有买二送一的活动,现在买可以优惠一些。
在市区的另一药店,推销药品的情况更为严重。记者刚表示要买钙片,三四位售货员就一人拿起一瓶药把记者给围住了。这个说这种好,那个说那种也不错,举着药瓶大声解说着,记者不知该听谁的。这时,一位售货员紧靠着记者把其他人都挡在了一边,但见记者没动心,就又介绍起百多元一盒的保健品。记者刚表示价格稍贵了些,她立即说买多几盒就可以打折,反正是三盒一疗程,还不如一次买多点比较划算。紧跟着她还小声地告诉记者自己上班的时间,并表示以后要买什么药找她就可以了。
市民去药店买药一是因小病不用上医院,另有些是按医生根据病情找药,如药店都如此推销药品,消费者反而不方便,如所买的是本不该买的药,反而不利治疗。
业内人士提醒
市民在购买药品时,明确选购目的不要被误导
一名从事药品经营的老板表示,推销药品只是少数药店的做法。之所以如此“热心”对顾客进行推销,无非就是想多赚一些钱。怂恿顾客购买一些价格较贵、但实际作用并不太大的保健品,因保健品的利润比较高,或把顾客原本想买的药品贬低,还会根据顾客所说的症状介绍许多的相关产品等。作为药品消费者,根据病情按医生交代选购最为重要,其次应尽量多些了解自己用药的相关常识,明确选购目的,不要人云亦云轻信推销。实在需要现场咨询,应该询问店里的药师而不是普通的售货员。
本报记者钟 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