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特别报道
 
患绝症的孕妇挑战死神
 
发表时间:2004-11-04 08:59:59  来源:华西都市报
 
    她,是个幸福的白血病患者:住院,她“捡”了一个好姐姐;网上聊天,她找到了一份真挚的爱情;结婚以后,她冒着生命危险怀上了胎儿……

    2004年8月6日,解放军广州军区总医院妇产科,医护人员为一个特殊的产妇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手术。

    住院 她“捡”了一个好姐姐

    1993年9月,开学第3天的一个上午,广东省湛江市霞山中学初三学生李文婷感到身体极度不适,高烧不止,全身骨骼酸痛,后来鼻子、牙齿又开始出血不止,被紧急送往湛江市人民医院。待她的父母打的赶到医院后,初步诊断结果出来了:白血病!

    李文婷的父亲李亦东是湛江市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老师,母亲何双娥是技校医务室的校医。

    为了谨慎起见,夫妇俩连夜将女儿送往解放军广州军区总医院。他们多么希望湛江医院的诊断是错误的啊。

    总医院血液科年轻的李颂文医师为李文婷作了十分认真的检查,她告知李亦东夫妇:李文婷患的是急性贫血性白血病,骨髓里的白细胞达到了90%以上,病情十分凶险,建议家属暂时对李文婷隐瞒病情。

    按常规,李文婷开始做化疗了,没几天,这个女孩飘逸的头发就掉了一大半,再看着举动异常的父母,她明白了自己的真实病情,她的精神几乎崩溃了。

    看到如花的女孩躺在病床上,想想她今后漫长而苦难的人生之路,李颂文的心里也很不好受。她把这个和自己差点同名同姓的女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小姐妹,一有空,就陪在她的病床边,给她讲种种趣闻逸事。李文婷一开心了,李颂文马上就趁机鼓励:“文婷,你可要有信心啊,你不是曾经对姐姐说,要上最好的大学吗?你明白了自己的病,就等于看清了敌人,我们都在帮你打败敌人啊!”往往是两人说着说着,李文婷就情不自禁地抱住了李颂文。李医生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了她很大的信心。

    李文婷开始积极配合治疗,人也变得乐观起来,在李颂文的努力下,医院同意李文婷在家由其母亲观察护理治疗,每个月前来化疗一次。在近10年的时间里,李医生要李文婷每个星期都给她打一次电话,汇报自己的身体反应情况,如果哪一次超过时间没打,她总要自己打过去……

    上网 她觅到一份真爱

    因为病情不断反复,李文婷不得不一边休学治病,一边在家自学。平时,只要身体允许,她喜欢静静一人坐在电脑前写她的抗病日记。她制作了个人网页,将自己的痛苦与欢乐、感动与忧伤以及决不屈服的信念发布在网上。

    在网上,李文婷结识了一个非常谈得来的网友“红树林”,她将自己的网页告诉了他。没想到第二天“红树林”就发过来一个帖子:“进入你的网页,我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我不知道泪水为什么会潸然而下。你是不幸的,更是坚强的。你让我想起我死去的妹妹,她就是因为白血病而死的,而且是因为骨髓移植手术不成功而死。你真是好样的,我会时刻关注着你,等待你康复的好消息……”

    “红树林”真名叫王炳南,当年27岁,是深圳宝安迅达网络传输公司的中层主管。他让李文婷下次来广州时告诉他时间,他要亲自来陪护她做化疗。

    “红树林”的出现,让少女心中升起了一种别样的温暖。

    1996年4月19日,李文婷又来广州。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李颂文一见到李文婷,就笑吟吟地开玩笑:“真不够意思啊,谈了这么好的男朋友,也不告诉姐姐一声!”搞得李文婷一头雾水。

    在血液科门口,李文婷见到了早已守候在此的一个高个男子,他手捧鲜花,面含微笑,帅气而又成熟。他向李文婷伸出手,说他就是王炳南……

    爱情来临了,李文婷没有一点思想准备。

    交往两个多月,王炳南明确地向李文婷表达了爱慕之情。毕竟是一个情感丰富而又特别渴望关爱的女孩子,虽然才满18岁,李文婷还是对生活中突然出现的这个“白马王子”产生了依恋。但她心里矛盾极了,她不敢相信自己这样的绝症患者,会得到一份美满的爱情。

    李文婷的父母也觉得不可思议。母亲何双娥特意找到王炳南,很真诚地对他说:“小王,你不要和文婷开这种玩笑。她是一个重症患者,肉体上的痛苦已经让她无法承受,更经不起情感上的双重打击。”王炳南却认真地反问:“阿姨,您看我是一个开玩笑的人吗?”他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1万元钱,一定要何双娥收下。

    作为干姐姐,李颂文也和王炳南进行了一次倾心交谈。李颂文说:“我和文婷打了3年交道,她现在都叫我姐了,我也确实把她当成自己的亲妹妹一样。她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女孩,可是,作为一个医生,我不得不告诉你,她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我明白,我的亲妹妹就是因为这个病而失去生命的……”李医生抬头看时,面前俊朗的男孩竟已泪花闪烁。她心里一时暖融融的,作为医生,作为大姐,她说什么好呢;她也知道,对李文婷,还有什么能比爱更灵呢!

    李文婷每次来广州化疗,王炳南再忙也要从深圳赶来,每次带来的礼物都是:康乃馨、书籍。李文婷虽然休学,却自学完成了高中学业,并参加医学类成人自考。

    李文婷是一个绝症患者,虚拟的网络世界成了她的精神乐园,在网上,她有时几乎忘记了自己是一个白血病人。但一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每当王炳南想和她确定关系时,李文婷都会巧妙地把话题绕开。毕竟,面对生死考验的人是冷静的,对爱情和生命的理解也与众不同。她不想伤害别人,也不想自己受伤。  

    1998年5月19日,这一天是文婷21岁的生日。母亲特意请了假,父亲也早早下班回到家里。下午6点钟,门铃响了,左手提着蛋糕、右手拿着鲜花的王炳南出现在房门前。

    李文婷表现得很平静,她的父母却措手不及,他们矛盾不已:王炳南出生干部家庭,又是一个搞高新技术工作的白领,他会不会是一时冲动?再说,两人就是好了,万一哪一天他要是后悔消失,女儿可就惨了……

    桔红色的烛光亮了起来,王炳南打开一个制作精巧的音乐盒,悦耳的电子音乐响了。当着两位老人,王炳南说,他这次专程从深圳来湛江,就是郑重地向李文婷求婚的:“婷婷,我听说,人一降世,就有另一个人和他对应,只有找到了那个和自己对应的人,这一生才是幸福的。我坚信,你就是和我对应的那个人。这一生,让我们牵手走过一切的沟壑,一直到老,老到不能再老……”

    小屋里静到了极致,似乎连李文婷脸上泪珠滑落地板的声音都能听到。李亦东走到王炳南的身后,双手握住他的肩,柔声说:“孩子,不是我们不答应,你这么优秀,我们到哪去找这么好的女婿啊!可是,终身大事,你要慎重一点。再说,你的家里能同意吗?假如我是你的父亲,或许,我也不会同意……”

    没错,王炳南的父母对儿子的选择是坚决反对的,尤其是他的母亲。他是家里的独子,母亲早已为他设计好了未来儿媳的模型,儿子一意孤行,母子俩差点闹翻。

    王炳南含着泪说:“你们忘了我的妹妹是怎么死的吗?想起妹妹,我的心就不得安宁。爱一个人有时候是没有理由的,请你们理解我……”

    听了儿子的话,王炳南父亲沉默了。知子莫如父啊,王炳南和妹妹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她离世时,王炳南正在北京参加封闭式集训,等他回到家里,兄妹俩已是阴阳相隔了。这是他一生最痛苦的回忆。或许,儿子是把对妹妹的情感寄托在李文婷的身上了……

    作为政府官员的父亲默许了儿子的选择。

    在爱情的滋润下,奇迹在李文婷身上出现了。1999年3月,王炳南陪女友来到医院,李颂文在经过细致检查后,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好消息!看来,爱情真是一味奇妙的良药啊,文婷的白细胞数量在大量减少,身体各项指数呈好转趋势。以后可以改由每3个月来作一次检查了,我替你们高兴啊!”

    听了这个消息,王炳南乐坏了。他把李医生拉到一边,小声地问:“李姐,我是真心想做你的妹夫哩。我想请教你,婷婷目前的身体状况能不能做新娘?”

    盯着王炳南的眼睛,李颂文足足把他看了10秒钟,她看出了男孩眼光里的善良和忠诚:“炳南啊,你对婷婷的爱让我很感动!我从医这些年,还从来没见过一个男孩说要娶白血病患者的。从医学的角度讲,正常人是可以和白血病人结婚的,但前提是你要在心里考虑清楚。你有这个思想准备吗?”

    王炳南坚定地点了点头。

    2001年5月18日,王炳南和李文婷在深圳举行了婚礼。

    生育 她创造了一个奇迹

    对于进行化疗的白血病人来说,一般只能活过5年左右,能活过10年以上的不到5%。精神情绪对白血病人症状缓解的作用,在李文婷身上是一个典型,也是一个谜。结婚以后,她的病情得到了进一步的缓解,即使是医生也啧啧称奇,他们将李文婷母亲记录的3大本女儿病情资料全部收了上来,作为医学研究之用。同时,在对病人的病情进行仔细研究之后,他们同意以后李文婷每年来化疗一次……

    李文婷的身体渐渐好转,但是她的病情并不稳定,有时发作起来甚至让人害怕。2002年春节前一天傍晚,王炳南刚一下班回家,就见妻子全身抽搐不止,额头滚烫,他立即租车将妻子送往广州。在李医生的精心治疗下,病情很快就得到了有效控制。

    也就在那次,王炳南私下找到李医生商量:“姐,婷婷这个样子太痛苦了,把我的骨髓移植给她,成吗?”李医生笑着说:“傻瓜,配型成功的几率是30万分之一,不是谁都可以移植的,有你这份心就不错了。”

    而李文婷也在背着老公找李医生:“姐,我不在乎做不做骨髓移植了。我生了一场大病,捡了一个好姐姐,还有一个好老公,要是有三长两短,我也没有什么遗憾了。但是,我还有一个心愿,请你无论如何要帮帮我:我想为他生一个孩子,哪怕用我的生命作代价,我也愿意……”

    李医生沉默了,眼眶湿湿的。近10年时间的交往,她和李文婷之间早已超越了寻常的医患关系,那种牵挂,如同对自己的亲生妹妹一般。而正是这种亲情、爱情贴心贴肺的关爱,让李文婷的生命产生了奇迹。

    奇迹还会发生吗?面对李文婷的这个特殊要求,李医生一时真不知说什么,据她了解,似乎还没有女白血病患者能够生下健康孩子的……

    于是,以血液科肖杨主任为首的专家马上就李文婷能不能生孩子展开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化疗对体内所有增殖力旺盛的细胞具有相当程度的杀伤作用或致畸作用,白血病患者一旦怀孕,胎儿畸形、致残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极高。并且,女患者在生产时还可能因感染或大出血等出现生命危险。

    李医生将大家的意见转告李文婷,劝她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何况,王炳南也不会同意你生孩子的……”

    谁知,李文婷并没有因此打消当妈妈的想法。2003年11月5日,她一个人悄悄地来到广州军区总医院做检查,检查结果竟然是怀孕了。

    李文婷从6楼妇产科一路飞奔到血液科,将这个“喜讯”告诉了李医生,李颂文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当得知李文婷是自作主张要的这个孩子时,李颂文恼怒了:“怎么能拿这种事当儿戏,知不知道,你连流产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事已至此,广州军区总医院决定为这个特殊的孕妇进行特别护理,院领导指示,由血液科和妇产科抽选最得力的医生对李文婷全面观测,每个月将相关数据进行学术分析,尽力保证母子平安。

    2004年1月8日,李文婷已经怀孕3个月了,医院为她和胎儿作了一次全面检查,胎儿的一切正常,而李文婷的白细胞数量仍有下降趋势。这样的结果让所有医生都感到惊讶:爱情的力量真有这么神奇,难道李文婷身上真要产生医学奇迹?

    此后,几乎每次检查,李文婷的身体状态都显示正常,连起初对她怀孩子很生气的丈夫也不再埋怨了。他尽力让她受到最好的生活护理,还在妻子的个人网页开头留下了一句话:“有爱,就有生命的奇迹!”

    2004年8月6日,解放军广州军区总医院妇产科、血液科的医生汇聚在一起,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手术,共同迎接一个特殊生命的诞生。

    上午10点5分,产房里传出清脆的啼哭声,小宝贝降生了,是一个女婴。医护人员迅速对母女俩进行相关检测,结果显示:一切正常,母子平安。这一刻,王炳南从恒温监测室里看到了绝症妻子用生命挑战死神,生下了健康可爱的小宝贝,泪水顺着他的脸庞无所顾忌地淌了下来……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