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的癌变比肌体的癌变更可怕:一位聪明的少年从小没有得到父爱,即使他身患血癌,也没有唤起爸爸的骨肉亲情。临终前,他对妈妈说:“告爸爸,让狠心的爸爸去坐牢!”
2004年9月16日,妈妈李爱华来到海南方圆律师事务所找到律师,要求以遗弃罪追究前夫的法律责任,并完成儿子的临终遗愿……
离婚 无辜孩子受伤害
1992年1月28日,28岁的李爱华与海口市机关某局的职员付才厚在经过1年多的相恋后结婚,第二年,他们生下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小男孩。虽然李爱华暂时没有工作,但小家庭暖意融融。
然而,孩子的降临也给家庭带来了一些麻烦,由于小夫妻没有房子,只好与付才厚的母亲挤在一起生活,而婆婆与儿媳常因看孩子等锁碎小事发生不快。让李爱华感到委屈和无奈的是,每遇矛盾,丈夫对母亲总是言听计从,使她在家中备感孤立,她与丈夫的隔阂也多了起来。
为了改变依赖于人的局面,李爱华决心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刚满两岁,她就开始到郊区娘家帮母亲做一点小生意,这样,每个月有了一点自食其力的收入。
做生意较为辛苦,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常常要到晚上9点多钟才能回家。长此以往,又造成丈夫、婆婆更多的不满、甚至怀疑,夫妻、婆媳的矛盾更为激化了……
就像连锁反应一样,久而久之,夫妻处在了一种分居或半分居的状态,感情裂痕越来越大。
李爱华没有预料到的是,这种连锁反应居然伤及了孩子。见面的机会一少,付才厚对儿子的感情竟然越来越淡。
1999年,儿子取名付超开始入学。2001年,丈夫提出离婚,李爱华坚决不离。她表示:“大人无所谓,孩子怎么办?不能伤害孩子啊。”不料丈夫的态度却是:“管不了那么多了!”他以“长期分居”为由向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多次调解无效,法院于2001年10月判定两人离婚,儿子归了女方,父亲每月向儿子支付200元的抚养费。
离婚之后,李爱华与付才厚的生活处于互相隔绝的状态,两个人长时间的离婚战,不仅使双方的关系僵化,也深深地影响到了父子之间的感情。一次,学校发一份资料需要家长签字,李爱华带着儿子好不容量找到付才厚,谁料当爸爸的一看母子俩来了,竟是一副很不耐烦的样子,让李爱华伤心不已。
起诉 让父亲付抚养费
离婚后,家庭的担子压在了李爱华单薄的身躯上,为了养育孩子,为了帮助多病的母亲,她从早到晚地忙碌,而这时,听话懂事又聪明好学的儿子成为她惟一的精神支柱。
一次,儿子放学刚刚回到家里,看到妈妈眼里含着泪水,便一声不吭地将书包放下,独自认真地学习,到快吃晚饭的时候,看到妈妈心情好过点了,忙说:“妈妈,你今后不要伤心了。我将来考上大学,会赚很多的钱给你,那时我们会有很大很漂亮的楼房……”听到儿子这样说,李爱华激动得掉泪:“儿子,妈妈没有白养你,你长大会有出息的。”
李爱华的家穷,住在平房,但叔叔大娘邻居们多,他们都知道这个苦难的家庭里有一个懂事而讨人喜欢的孩子。所以一到节日,小付超总要收到一堆的小礼物或好吃的东西。在学校里,他也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还喜欢足球等体育运动,连续几年被评为优秀学生。老师们知道他的家境,对他格外照顾。
可是,安定的日子没过几天,麻烦又出现了。一年后,付才厚推说单位的效益不好,拒绝再支付儿子的抚养费了。李爱华去找了好多次,付才厚总是躲来躲去的,逼不过了,他就耍赖:“下次再说吧,不会少的……”而有一次母子俩去他那里要钱,竟被他赶了出来。
付才厚端着铁饭碗却不愿意抚养儿子。在这种情况下,李爱华只好带着小付超来到法院,起诉付才厚,要他交出理应该付的抚养费。
2003年2月,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法院在判决书中认为:“经查,付才厚每月有固定的财政工资收入,理应从工资中扣除部分款项支付李爱华作为孩子付超的抚养费。”法院判决:“自2004年5月起到2005年4月止,每月从付才厚的工资中扣留500元,自2005年5月起至2011年12月即孩子付超独立生活后为止,每月从付才厚的工资中扣留200元,拨付李爱华作为孩子的抚养费。”
鉴定 只为洗清不白冤
官司输了,付才厚却不服气。判决刚刚下达没有好久,一份法院的传票送达了。前夫竟然反戈一击,以儿子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为由拒绝支付这笔抚养费,他已向法院提交了民事起诉书。
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险些将李爱华击倒。她万万想不到,夫妻情分没了,前夫竟然对儿子也这么无情。丈夫这么干,让自己蒙受不白之冤不说,更可怕的是,儿子一旦知道,对他幼小的心灵会造成多么大的伤害啊!
丈夫节外生枝,使得抚养费的案件判决无法执行。也逼迫李爱华母子硬起头皮来应付付才厚的起诉。
2003年3月末,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骨肉疑案。付才厚没有到场,他委托一位代理人在法庭上声称:他和李爱华只有夫妻之名而无夫妻之实!
———“我与被告自互相认识、结婚到离婚之日止,双方从没有发生过夫妻性生活。且我患有淋巴结肿病,根本没有这种能力,怎么能出现付超?据此,付超不是我所生育,我与付超不存在亲生父子关系……”
此言一出,庭上顿时鸦雀无声。旁听人们的眼光陡然齐刷刷地聚在了李爱华的身上。那些眼光,饱含着震惊、疑惑、茫然,也饱含着鄙夷、蔑视和愤懑……
此时此刻,李爱华早已是泪水涟涟。一时间,她几乎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很久,很久,她才吐出:“这些,都是对我的极大侮辱。在我们共同的生活中,我们有正常的夫妻生活,除了他之外,我没有做过对不起他的、违背婚姻的事情。付超是我们共同的亲生儿子。请法院主持公道,我随时愿意接受科学的鉴定……”
事情搞到了这个份上,也只有“亲子鉴定”一途可走了。几天后,李爱华得到了正式去做亲子鉴定的通知。但这时,她却感到为难得很,亲子鉴定需要儿子到场并抽血,李爱华不知该怎样对儿子提起这事,几次,她都是欲言又止———“爸爸不相信你是他的儿子”,这话说得出口么?
李爱华只得说:“儿子,今天我们要去一个地方,要抽一下血……”看到妈妈的两行清泪淌在脸庞,聪明的儿子仿佛知道了一切,他安慰妈妈:“是不是爸爸也去。没事,我会高高兴兴地去的,妈妈,我们现在就走吧!”
两位法官将付超及他的爸爸、妈妈一起带到了海南省亲子鉴定中心。鉴定需要交3600元的费用,付才厚说:“自己的钱自己出,一人一份,我只出1200元。”连法官也看不下去,严正地告诉他:“你提出的诉讼,还是你先全部出。谁败诉了,这笔钱就由谁出。”就这样,20分钟后,3个人的血液样本留在了亲子鉴定中心……
5月22日,鉴定结果真相大白,付才厚与付超有相同的遗传位点,两人是父子关系。
一看情形不对,付才厚赶紧申请撤诉,李爱华和儿子的不白之冤终于得到昭雪……
绝路 儿子患上白血病
李爱华带着小付超艰难地闯过人生的一个又一个曲折的拐点,随着法院强制执行的结束,这对可怜的母子又过了几个月的平静日子。
2003年11月,小付超多次感到身体乏力,每次放学回来都是身体软软的没有一点精神,而且脸色一天比一天苍白。李爱华感到情况不对,带着儿子到了医院,检查了一阵却没有查出什么来。再后来,小付超的情况越来越差,有时在学校上楼梯都迈不动步子。
11月27日这天早晨,小付超说走不动路了。李爱华赶紧带着他来到海南省人民医院做全面检查,结果吓了大家一跳:小付超得的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李爱华一下子惊呆了。刚刚经历了骨肉亲情的摧残,怎么儿子又患上了这种绝症。都说天无绝人之路,这不是要母子俩的命吗!
医生说:“孩子需要住院化疗。”而此时的李爱华身无分文,捧着无情的诊断书,她一下子瘫倒在地,很久,才在医生的搀扶下缓过神来,四处张罗钱为儿子办理住院手续。
当天,小付超就住进了医院并开始作化疗。忙了一天,李爱华连忙来到儿子的学校为孩子请假。
老师们极为震惊:“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让这个上进、认真学习的好学生连续遭遇这么多的不幸?”师生们赶到医院,纷纷为付超献花、捐款。之后,老师又将这个情况汇报给了校长,学校借了5000元钱出来,用于给孩子治病。学校还发动全校师生捐款,几天时间就捐了3000多元钱送到了小付超的病床前……
母子俩面对学校老师、同学们的温暖感激涕零。小付超说:“出院后,我一定争做成绩最好的学生,我还会拿出更多智力游戏给大家……”一句话说得老师和妈妈心酸不已。
无情 人性癌变更可怕
但是,白血病就像一只吃钱的老虎,每一天都张着血盆大口在不露声色地吞钱,师生们的捐款很快被花光了。李爱华四处奔波借钱,而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李爱华只好再次去找付才厚,毕竟,他是小付超的爸爸呀。
李爱华哭着说:“孩子得了白血病,现在已经借了2万多,我实在是借不到钱了……”
付才厚还是那一张冰冷的脸,他说:“我没有钱。再说,这个病花多少钱也治不了。”李爱华流着泪说:“你就愿意这样看着儿子慢慢地等死啊。”付才厚索性回答:“我没有钱,我不管!” 前夫的态度令李爱华伤心欲绝:“自己的孩子都不负责,你叫个什么人?”还没等她把话说完,付才厚已经抬脚走了。
李爱华不甘心,又打了好几次电话去找付才厚,对方总是躲来躲去。没办法,她只好找到前夫单位领导,领导叹口气,说:“唉,孩子是很可怜,很无辜,但他不拿钱,我们也没有办法。”
儿子命悬一线,亲生爸爸却不愿意拿钱!由于没有钱继续化疗,小付超只好回到家里躺在床上,孩子哭着说:“妈妈,爸爸为什么不来看我,他为什么不给我看病啊,我多么想回学校去学习啊……”
昏睡中的小付超呼唤父母,孩子的声声呼唤,一次次刺痛了妈妈的心,而父亲就像听不到似的,李爱华愤怒了。她决定代表儿子到法院起诉,要付才厚为儿子出钱治病。
2004年4月,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这起案件,病重的小付超是躺在妈妈的背上,被妈妈背到法庭上去的。他那被疾病折磨得十分疲惫的眼睛,死死地盯着爸爸,小小年纪的孩子不明白:天下竟有这样狠心的爸爸。
儿子成了这个样子了,付才厚却通过辩护人这样诡称:“孩子得的是不是白血病,应该以省人民医院出具的证明书为准;孩子住院所花费的医疗费用,应该以医院出具的票据来计算款额,而且必须确属原告入院治疗的海南省人民医院出具的收款票据方能生效;原告私自到其它医院治疗的费用不能作为凭证报销。对于原告的医疗费,监护人李爱华有义务承担一半或60%的费用。据此,原告要求被告拿出医疗费3万元,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请求法院依法作出公正判决。”
2004年5月,在小付超的疾病开始恶化的时候,法院对此案下达了判决:“经本院委托海南省人民医院对原告的治疗费用进行评估,原告的费用要在20—25万元以上。付超第一次住院时已花去了近3万元,原告要求被告支付3万元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判决如下:被告付才厚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给付原告付超医疗费3万元……”
法院的判决出来了,孩子也到了最需要治疗的关头,付才厚还是一如既往地能赖就赖,他一方面说自己没有钱,另一方面又说没有地方可借钱。李爱华常常是靠给人下跪借来一点钱,只够做两三天的化疗,然后就不得不又将孩子背回到家里……
俗话说,病不能拖,小付超的病情越来越恶化了。他脸色苍白,嘴上起满了水泡,浑身的疼痛让他难以承受。他哭着说:“妈妈,爸爸和你生下了我,可我得了病,他却不管我啊”。“妈妈,你和爸爸打了那么多的官司,赢了官司却也没有什么用,他为什么这样啊……”
8月3日,小付超进入了弥留之际。他躺在妈妈怀里,脸上落满了妈妈的泪水。孩子吃力地留下了最后的话:“妈妈,法院判给我3万元治病,爸爸不给,你就再告他,让他去坐牢!”
就这样,一个少年睁着大大的眼睛,死不瞑目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当事人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