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市区东湖二街的李先生、朱小姐来电本报,反映说住地附近有一个露天桌球档,每天晚上经营到深夜甚至凌晨三四点钟,附近住户长期无法安睡,叫苦不迭。记者近期对读者反映的桌球档夜间经营噪声扰民问题作了调查。
部分桌球档没证照经营
在东湖二街中段的十字路口转角处,两边的人行道上分别摆了大约30张桌球台,为夜间经营而拉接了一些电线和照明用具,看上去零乱。人行道一段被摆满了桌球台,行人无法行走,只好走到马路上来。整个的经营范围,见不到桌球档的招牌,这就是记者10月15日上午现场见到的情形。
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记者在河南岸斑璋湖二街暗访了一家桌球档。据这里的住户说,别看它白天偃旗息鼓,晚上却很热闹,有时吵到次日凌晨两三点钟。记者询问附近的几位居民,都说不知道是谁开的,奇怪的是桌球台竟摆在一家诊所的门前。
据一些居民说,这些桌球档其实不是专门开办的,而常常是从事饮食或其他经营的店主在没有向工商部门报批的情况下自行开办,或为增加经营收入,或为招徕宵夜顾客。没有室内经营场所,往往是占道经营,这类现象在市区的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的存在。
占道经营聚众生事还噪声扰民
市民张先生向记者诉说,他家旁边就摆了几张无照经营的桌球台,他的孩子由于长期不能好好休息,白天上课时打瞌睡,老师已多次向家长提醒。为此,他们向有关部门反映过,但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还有的市民说,玩桌球的人是否玩球赌博还不清楚,但有的为了输赢而发生吵闹斗殴事件,这不仅使居民休息环境更加恶劣,而且还容易引发治安案件,不利于社会稳定,希望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管一管。
被采访的市民认为,桌球档经营首先必须按工商法规先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办经营执照,按规定守法经营;桌球档开办应有经营场所,不应占道经营,现行的占道经营桌球档必须还路于民;夜间经营的桌球档应遵守国家有关的环保规定,不得噪声扰民。
多管齐下抓整治长效
记者就此与市城管、工商、环保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并征求回复意见。市工商局企业监督管理部门在接到本报转去的市民反映后非常重视,立即将情况批转给惠城区、仲恺两个工商分局。两分局马上派人到出现问题的现场,发现大湖溪湖溪大道七街20号的一家专在夜间经营的桌球档属无证照经营,当即向经营者发出《整改通知书》,责令立即停业,并要求其限期向当地工商部门申报领取证照,必须在办理好经营证照之后才可以开门经营。目前该桌球档经营者正在整改之中。工商部门有关人士说,凡从事经营活动必须证照齐备才可以开业经营,即便是办理了经营证照的商家,超范围从事经营也属违规经营,开办桌球档也不能例外。
市环保部门有关人士说,商业区和居民区排放噪音标准规定是:白天限定在60分贝内,夜间限定在50分贝内。假如市民发现市区的桌球经营点经营时发出的噪声超过了以上规定,可以通过拨打“110”向环保部门反映。环保部门将及时调查处理。有关部门人士还说,今后将加强夜间噪声排放的监测力度。
从去年开始,市城管部门就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对占道经营的桌球档进行依法监管。尤其在下埔、环城西、麦地、上排等市区主要道路旁,桌球档夜间经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噪声扰民问题确实比较突出,因此被当作整治的重点,并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今年8月,市城管有关部门对上排沙下路的一家桌球档进行了依法严肃处理。该桌球档从去年就被市民投诉夜间经营,噪声扰民,城管有关部门执法人员多次到现场进行批评教育。在该档仍不自觉整改的情况下,对其作出了暂扣桌球台等处理。
目前市区仍然活跃的桌球档多设在内街小巷,但对周围居住较为密集的居民的影响仍然不小。城管部门表示今后将与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协调,加大监管力度,争取达到整治的长效。
本报记者 任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