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3位专家学者的演讲不仅精彩,还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与现场听众互动,把自己精辟、独到的理论观点深入浅出地向惠州市民及企业管理者渗透。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人才竞争是现代企业竞争核心。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湘泉认为,解决人才流失的根本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要真正实现价值创造、业绩导向和能力导向,改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激励机制。能力导向很难评价,所以更为重要的是业绩导向。这种导向根本上说就是要把人的潜能转化为实际的绩效。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一要改变已有观念。现在招聘看学历、看性别和看年龄都是不好的倾向,要宣传能力、业绩导向,而不是学历导向。二要改革用人体制弊端,主要是干部和工人的身份划分问题。三是建立职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
抢占了先机就抢占了优势
同济大学教授王健在其独创的“优势富集理论”里提出,先者生存。他举例说明:清华、北大之所以遥遥领先于全国的大学,就是因为其一开始已经领先,在随后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优势不断富集,优秀人才的蜂拥汇集和成功的示范效应以及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等形成了一种良性共振———领先者成功。所以,企业或个人应尽可能抢占先机,抢占了先机就抢占了优势。
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三驾马车”是战略、文化和人本
北京大学教授王璞认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三驾马车”是战略、文化和人本。企业要不断关注战略,并在培育企业文化和构建以人为本体系上下功夫,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要打造核心竞争力,企业就应该去思考战略、文化和人本问题,去思考它们的高端即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再就是把整个分散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统一起来,也就是把认同企业已有的、比较好的价值观、使命和愿景的人统一起来。如果做到了这两点,实际上企业就构建了自己的竞争核心。 本报记者冷 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