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体到基层,必须高度重视乡镇党政一把手执政能力的提高。因为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我们党执政,面广、点多、线长,很多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在乡镇。乡镇党政一把手是乡镇党政班子的核心人物,对一个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提高乡镇党政一把手的执政能力,是各级党委必须高度重视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一、要坚持强化教育培训与严格实践锻炼相结合,夯实乡镇党政一把手执政能力的素质基础
要加强教育培训,引导乡镇党政一把手炼好“内功”,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和个人综合知识素质。要适应新形势要求抓培训,强化乡镇党政一把手的执政意识和执政本领。要注意引导乡镇党政一把手将书本知识、政策文件转化为思想、理念和实践能力。尤其要引导乡镇党政一把手增强“第一把手抓第一要务”的自觉性和能力,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在培训方式上,根据需要,突出重点,分类培训。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培养提高调查研究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和复杂矛盾的能力。在培训管理上,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学习成绩作为奖励晋升的依据。要加强实践,引导乡镇党政一把手炼好“硬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根据乡镇党政一把手的能力素质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培养锻炼方式,使他们开阔视野,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二、要坚持严格程序与改进任用方式相结合,确保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人才进入乡镇党政一把手队伍
提高乡镇党政一把手执政能力,选好用好人是关键。首先,必须克服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弊端,扩大民主选好人。要认真贯彻《干部任用条例》,逐步扩大乡镇党政一把手选用的民主,把群众真正满意的人选拔到乡镇党政一把手岗位。其次,必须克服凭印象“点人头”的弊端,严格程序用好人,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第三,必须克服“近亲繁殖”、平衡照顾的弊端,推进交流配好人,以增强班子的整体效能。
三、要坚持理顺管理体制与完善配套政策相结合,为乡镇党政一把手提高执政能力营造方便施政、有效施政、高效施政的环境
首先,注重政策配套,实行责任与权力对称。要本着既利于集中,又利于搞活的原则,调整改革乡镇管理体制结构,尽可能做到乡镇党政一把手的责任与权力对称。其次,注重实事求是,实行负担与财力相适应。“放水养鱼”,培育乡镇自我发展能力,为乡镇党政一把手施政提供更大的空间。第三,注重优化环境,实行服务与管理互动。要按照省委《决定》精神整合七站八所,在任命垂直管理的站所负责人时,要重视乡镇党委的推荐权、建议权,同时发挥乡镇党委对站所的监督作用。
四、要坚持落实个人责任与搞好集体领导相结合,努力增强乡镇党政一把手抓自身、领班子的能力
班子战斗力强不强,关键在班长。抓好班子成员之间尤其是党政一把手之间的协调,是发挥党政班子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的关键环节。首先,要明确党政一把手的职责,切实搞好相互配合。书记要支持乡镇长履行职责开展工作,乡镇长要自觉接受党委的领导,取得书记的支持指导。其次,要完善配套相关制度,确保民主集中制贯彻落实。党委、政府要通过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机制,保障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落实。第三,要发挥一把手表率作用,建设战斗力强的党政班子 ,形成战斗力强的领导集体。
五、要坚持注重激励与严格监督相结合,促使乡镇党政一把手不断提高勤政、优政水平,增强约束施政行为的自觉性
首先,要科学考核实绩,根据乡镇党政一把手的岗位职责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客观评价乡镇党政一把手的施政水平。要加大“审绩”力度,政绩要经审计、统计、财税等职能部门审核;加大“评绩”力度,力争把政绩考准评实。其次,要充分运用考核成果,激励乡镇党政一把手自觉勤政。对群众公认、政绩突出的乡镇党政一把手要表扬表彰、授予荣誉称号;对执政能力强的乡镇党政一把手予以提拔重用;可探索在乡镇工作10年以上的党政一把手给予提高职级奖励;对在经济条件较差乡镇的现任党政一把手,每月发给一定数额的补助;对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乡镇党政一把手给予重奖等等。第三,要强化管理监督,促使乡镇党政一把手优政廉政。
(陈训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