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非常切中时弊,这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新的“官德”标尺。 “官德”是为官者的立身之本。古往今来,凡立志做廉吏者,“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他们十分注重“官德”修养。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毛泽东同志指出,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邓小平同志要求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江泽民同志指出,领导干部必须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胡锦涛同志也反复强调,全党同志要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祁爱群……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忠实实践“三个代表”,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风气。 “官德”是为官者的成事之基。只有具备了相当的道德水准,才会自我约束,忠于职守,一心为公,无私奉献,才能胜任领导工作岗位。孔子曾以“修己以安百姓”为最高境界,今天的领导干部当然要超越这种思想境界和道德要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党性原则,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官德”是为官者的为官之道。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官从政者如果都提高了自身道德修养,就能以德立身,以德行政,以德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对自己所倡导的道德身体力行,就会影响广大群众。相反,如果领导干部不能带头遵守道德规范,言行不一,甚至搞腐败,就不能做群众的表率。因此,从政为官者当先修其德,领导干部惟有德高,才能联系群众,作风民主,平等待人,公正处事,廉洁从政;惟有德高,修正自我,做人的“底气”才厚实,做事才会“硬气”,从政才会有“正气”。 朱向阳(作者单位:惠东县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