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信心,源于得民心
 
发表时间:2006-03-22 09:26:56  来源:惠州日报
 
    市党代会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审议市委工作报告。报告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是指导全年工作的纲领。那么,对去年党代会报告进行“回头看”,会有何发现呢?
 
    昨日下午,记者采访市党代会分组讨论时,听到有党代表这样说:反观去年市党代会上市委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都得到了很好的兑现。过去一年惠州发展很快,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步,大项目建设、城市建设、创建文明城市等成效显著,其成果百姓看得到;构建和谐社会有新气象,全市上下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氛围很浓,其成果百姓体验得到;党的建设方面有新举措,党风廉政建设推出了“行风热线”,其成果百姓听得到;以人为本关心民生有新招实招,群众实惠多,其成果百姓摸得到。
 
    的确,过去一年,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顺利投产,中国海油1200万吨惠州炼油项目奠基,GDP突破800亿元,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成功申办2010年省运会,年初提出的这些目标都实现了,特别是后三者,开始都认为难度较大,但最终心想事成。在昨天党代会的讨论中,很多党代表都有这样的同感,认为只要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取信于民,就能凝聚民心,形成动力,团结全市上下万众一心向新的目标冲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发展潮一浪接一浪推向前进。
 
    民心聚,事业兴。回顾惠州“十五”时期的5年,是百姓得实惠最多的5年。市委、市政府推出的许多重大发展战略,都是围绕怎么样让老百姓的生活过得更好这一核心,都成为深得民心的民心工程。如创“四块金牌”,直接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5年累计投入近20亿元,惠州人居环境水平飞速提升。老百姓说:“惠州的城市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靓!”。再比如,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新增财政大部分用于解决农村“一保五难”,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也正因为得民心,阻力少了,动力多了,战略实施顺风顺水,经济社会百业兴旺,奋斗目标水到渠成。惠州“十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都顺利完成,不少指标好于预期,GDP翻了近一番,财政收入增长超过了一倍,能取得这样的成果,政策措施得民心是一大重要因素。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市委提出,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达到1700亿元,年均增长15%。这个目标有没有实现的希望?昨日,党代表们在讨论中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奋力跳,够得着”的目标,关键是要“奋力跳”。立足新起点,迈向新征程,党代表们显得信心百倍。这种信心,既源于我市良好的发展基础、发展潜力和发展形势,也源于市委提出的一系列战略目标,正是民心所向。只要我们坚持把发展的成果惠及群众,就能凝聚民心,凝结力量,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这也是加快发展的根本保证。  李朝荣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