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听家住市区下角的谢女士说,某家政公司给她推荐了一位40多岁、来自山区农村的保姆,由于没有做保姆的经验,加上家政公司又没有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刚上班时还不会使用煤气,就连卫生都搞不干净,只好自己手把手教她,谢女士因此很不满意。这折射出当前保姆素质低等问题。
现状
多数家政公司重收费轻管理
记者调查发现,市区多数家政(保姆)公司主要从事保姆服务中介的有四五家,其他有保姆服务中介的职业介绍所达几十家。它们在雇主与保姆之间只是中介关系,只要愿当保姆的求职者向公司提供身份证,签订一份简单的协议,交介绍费,公司对他们基本上不经培训就推荐给雇主。如雇主与保姆洽谈成功,生意就做成。至于保姆的底细,家政公司缺乏了解,雇主只得自己去“筛选”。市区只有一家家政公司对保姆进行了跟踪管理和服务。
市爱心家政公司李小姐说,如果招来的是生手,一般要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如果是熟手,只进行口头教育就向雇主推荐。她还说:招聘保姆时,会与保姆签订一份劳务协议,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协议里有保姆应遵守的规则,如要诚实守信等。但在实际操作中,即便签了协议也难以落实,因为目前家政行业还不够规范。
由于保姆供不应求,一些家政公司对前来应聘保姆的人,不管文化水平与素质如何,一概来者不拒,使得有些雇主找了几个保姆都很难满意。
原因
保姆供不应求,中介急功近利
目前,我市的家政服务业还不健全,“来一个推荐一个,只收费不管理”已成为多数家政(保姆)公司的通病。惠城区人事局人才市场缪主任表示,目前惠州的保姆市场存在良莠不齐现象,除家政公司外,一些职业介绍所也提供介绍保姆的服务,造成不良竞争。一些中介急功近利,降低求职者上岗的门槛,来者不拒,不经培训就推荐给雇主,更不会在推荐后对保姆实行跟踪管理和服务。
市区下埔某家政公司许小姐表示,目前在公司备案的没有找到保姆的雇主就有上百个,保姆的市场供需矛盾较突出,而应聘者是个体来求职,要把前来应聘的保姆集中起来先行培训较难操作。她还说,目前惠州保姆市场缺少行业管理,各家政公司行为处于无章可循,甚至出现恶性竞争。据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家政服务部李小姐说,他们曾搞过对保姆统一培训,统一管理,但后来多数保姆不愿交管理费,而且家政部门对保姆的跟踪管理服务也难以落实。
对策
实现行业管理或保姆公司员工制有利公司、保姆、雇主三方
深圳、广州、上海等城市的一些大型正规家政公司,在保姆行业监管上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市学习与借鉴。
如上海某家政公司两年前已对保姆实行公司员工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其做法是:家政公司作为一家企业对保姆进行统一培训,合格后与家政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保姆也像企业职工一样,每个月到家政公司领工资。而雇主则直接与家政公司存在雇佣关系,雇主如果对保姆有意见,可以直接向公司反映。
市爱心家政公司李小姐认为,保姆实行公司员工制,对家政公司、保姆、雇主3方都有好处,一是雇主增加了安全感、信任感,减少与保姆之间的摩擦;二是保姆如被雇主辞退后可再由公司推荐工作;三是公司可以对保姆进行有计划培训,提高其素质,也有利保姆市场的良性发展。
目前,在还不能对保姆实行公司员工制的情况下,依靠行业监管来规范、完善保姆行业也是可行之法。
本报记者叶玉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