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建设新农村要注重增进农民福祉
 
发表时间:2006-03-20 09:52:26  来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建立健全各种支农政策的长效机制

    党中央近几年为解决“三农”问题陆续出台了以中央一号文件为主要标志的各项惠农政策和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指出要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和“指路灯”。目前,全国各地已逐步取消了农业税和特产税,并通过撤并各种机构来减轻农民负担,在“少取”方面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是,在如何“多予”方面,笔者认为还要进一步探索并加强。虽然现在已实行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和购买农机具补贴,而且这种补贴也是十分需要的,但从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还没真正补到点子上。根据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要,特别要在以下3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一要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重点要提供经济结构调整技术、农民增收技术、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技术、保障食物和农业生态安全技术。对一些适用的农业高新技术、增效技术要采取财政补贴的办法向农民推广,让先进科技成果扎根于广大农村,使农民真正掌握农业科技。二要为农业发展提供资本支撑。要解决农业投入长期欠债的问题,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政府、金融部门和信用社、企业、农民、外资、民间资本等多元化的农业或农业企业投入体系,要保证农民贷款渠道的畅通和贷款规模,特别是对龙头企业支持,做到手续从简、费用从优,真正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动力。三要解决好农民进城务工的待遇问题。目前,进城务工人员权益被侵害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一是被克扣拖欠工资;二是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三是基本社会保障缺失;四是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难;五是进城务工人员加入工会组织率低。这些均需要出台政策予以保障,使劳务输出真正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劳务经济。另外,要建立健全各种支农政策的长效机制,使之逐步体系化、政策化、法律化,防止出现反复。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统筹协调城乡发展

    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相对城市发展而言,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包括农村的交通、通讯、自来水、农田水利设施等。二是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显然,基础设施不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严重制约。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优先考虑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战略思路,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就拿惠城区来说,一是做好防灾减灾工程,加紧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和中小型水库、堤围的除险加固。二是加强城乡道路建设,力争在2007年全区基本实现通村公路硬底化;按三至四级汽车客运和货运标准,在水口、陈江、小金口、横沥4个镇(办事处)建设汽车客运站和货运站。三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实施农村安康工程,2006年,将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网络,力争农村合作医疗普及率达到92%以上。四是继续抓好村镇工业园区建设,打造一批专业村、特色镇,全面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五是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抓紧完善农村交通、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力争到2010年使全区城市化水平达到75%以上。 

    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农村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好的队伍,才会有好的思路。加强和改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要完善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实践活动,健全党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城乡居民自治机制,落实农民当家做主的各项权利。惠城区在这方面,要扎实推进固本强基工程,结合正在开展的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要求,不断深化延伸小金口经验和惠环经验,进一步推行和规范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和组账村管、村账镇代理等制度,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和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强化基层群众民主意识,切实加强矛盾排查调处和信访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作者单位:惠城区委)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