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我市今年计划组织50支农业科技服务队,为广大农民群众送去最需要的技术。在我市3月3日举行的农业科技下乡暨特色农业标准化生产挂图首发式上,明确提出了要让农民朋友根据自己的需要“点菜”,专家们再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见3月4日《惠州日报》A1版)。笔者对此消息拍手称快!
过去,科技下乡拘泥于讲大课、念教材,专业术语让农民听得费劲,未能真正贴近农村实际。有的农民感叹:“农技下乡唱大戏,能听懂的没几句。”
建设新农村需要新农民,科技下乡正是为了向农民提供实用技术知识,培养更多的科技致富能手。而要提高农民素质,就必须转变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在一定意义上说,推行让农民朋友“点菜”的形式,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一大进步。
首先,这样做更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因为科技知识的价值在于实际应用。农民长期生产、生活在农业一线,缺少什么,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最有发言权。
其次,这样做有利于农民更好地掌握先进技术。让农民朋友“点菜”,将传统农技推广的“我讲你听”变为“你问我答”,所讲授的内容必定更贴近农民,更符合实际需要,更能让农民朋友们消化吸收。
最后,这样做意味着农技推广将走到生产一线,意味着把科技培训阵地从乡镇的礼堂、操场转到了田间地头,农技人员来到生产一线,更有助于解决农民生产中的问题。
让农民“点菜”,无疑增加了农科人员的工作量,但对农民来说,这样的科技大餐“吃”起来,才会有滋有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