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玉强
本报9月29日B3版刊登的《秀岭村3男子仅做9天新郎》一文称:秀岭村3名大龄青年各花7000元“娶老婆”,第9天3女子借口到墟镇上熟悉环境,一去不复返,再也寻找不到踪迹。3名大龄青年被骗已成为当地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其实,农民被骗的事情也时有所闻。一些骗子在城市行骗屡遇“挫折”后,就开始把行骗目标移向广大农村了。
农村比城市经济落后,本来不是骗子行骗的最佳地方,为何一些骗子却把行骗目标指向农村了呢?笔者认为,城市里报纸、电视等媒介经常报道骗子行骗的伎俩,骗子行骗的一些手法容易被市民识破,行骗难度不断增大,有的骗子还被公安部门抓获;而农村信息比较闭塞,很多农民知之甚少,还不了解骗子的行骗手法,所以骗子在农村容易得逞。
骗子行骗目标已经指向农村了,那么,农民就应该清醒起来,多接触外面社会、外面世界,通过媒体多了解骗子行骗的伎俩和手法,还要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要靠勤劳的双手致富。此外,有关部门也要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文化下乡”、“卫生下乡”等活动,使广大农民增长各方面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如此才不会上当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