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克服制约因素加快农业机械化
 
发表时间:2005-10-10 10:02:24  来源: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农业现代化的龙头。我省提出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珠三角地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宏伟,任务重大,时间紧迫。在客观上存在不少制约因素的情形下,惠州如何结合自身农情、农艺要求,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是值得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涉农部门共同关注的课题。

    我市农业机械化进程存在5大制约因素

    “十五”期间是我市农业机械发展速度较快、运行质量较高的时期,已基本建成以市为中心、县为骨干、镇为基础的农机服务体系,形成了示范推广、培训、维修、供应、农机作业多功能农机化服务体系。2004年,我市农机从业人员46637人,农业机械总动力93.765万千瓦,实现农业机械原值6.17亿元。

    由于我市区域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导致地区间农机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特别是由于经济力量和家庭经营规模等原因,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5大制约因素:

    一是农机装备结构仍不够合理。在我市拥有的机具中,动力多配套少,小型多大中型少,低技术含量多高功能少,水稻耕收机械多经济作物与加工机具少。

    二是农机结构调整力度跟不上农业结构调整进度。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如大规模种植水果、马铃薯、甜玉米,梅菜等作物。这些作物缺少农业机械配套机具。

    三是农机作业效率不高。我市人多地少,家庭经营规模小,土地流转集约化生产程度低,耕地布局为“播花地”,因此农机作业效率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四是农机技术队伍力量薄弱。县级农机推广与农机监理技术人员紧缺中高级人才。基层服务组织不稳定,推广部门缺少基本投入和活动经费。

    五是农民购买力不强。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影响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导致农机服务市场不活跃。

    变革传统路子加快我市农业机械化进程

    新形势下,要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必须大胆创新,变革传统的发展路子。

    一是突出多样化、综合性、优质高效性,实现农业机械化技术跨越性发展。在主攻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保证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同时,按照我市不同的区域布局,发挥各地优势,重点发展有特色的主要农产品生产机械化,因地制宜地向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发展,进一步拓展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和服务领域,突出多样化、综合性、优质高效性,努力实现农业机械化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二是走优化农机产业结构之路。围绕我市农业结构调整,适应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需要,搞好农业机械化发展布局,推进农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满足农民对农机化新技术及新机具的多样化需求。实现由注重机具数量的增长向优化机具配置,提高装备质量方向转变。

    三是走农机服务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双轮驱动的路子。在不改变土地家庭经营体制特别是土地产权归属的前提下,实现资本、技术、资源、劳动的优化配置,形成“明确产权、模糊地界”的中国式的机械化大规模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积极培育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机械化经营组织,大力推行农机社会化服务“合同作业”,为农业龙头企业服务,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增强竞争力。

    四是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必须抓好农业机械化各类人才的培养,提高农机队伍的素质,为农机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知识支持和技术支持。农机化发展必须适应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通过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加强耕地、水、肥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防治农业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由资源消耗型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  (作者单位:市农业局)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