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是对仲恺精神的高度概括
什么是“仲恺精神”?邓颖超曾讲过一段极为精辟的话语:“廖仲恺、何香凝先生一生为中国革命事业鞠躬尽瘁,建树了光辉的业绩。他们坚持原则,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廉洁奉公,不断进步,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笔者认为,以上这段话既是对廖仲恺夫妇一生革命业绩准确的评价,同时也是对仲恺精神的高度概括和科学表述。
积极探索,与时俱进的奋斗精神。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廖仲恺从广州到了上海,奉孙中山的指派,他和朱执信、胡汉民等人创办了《星期评论》和《建设》杂志,以作宣传民主革命理论的阵地,阐发和传播孙中山的学说。在这期间,廖仲恺先后翻译和撰写了数篇文章,阐发孙中山的思想,尤其是对民权、民生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1919年五四运动的惊雷,似一缕清风拂动了廖仲恺的胸怀。尤其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经过与共产党人的接触,他认定年青的共产党人是诚心诚意干革命的。吸收他们加入到国民党里来,是国民党的“一个新生命”。因此,他竭诚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主张,并且身体力行,排除一切阻力,付诸实践,成为协助孙中山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第一功臣。
廉洁自律、执政为民的奉献精神。廖仲恺长期主管财政,但为官清廉,两袖清风。辛亥革命失败后,廖仲恺夫妇流亡到了日本东京,在千驮谷附近的青山七丁目安下了家。他们住的房子很简陋,只有两间房,胡汉民夫妇住在一间,他们住一间,会客、吃饭、睡觉都在里面。每月的房租仅20元,其他各项开支都很节省。海外人士知道廖仲恺当过一年的财政司长,以为他一定很有钱,见他过着如此俭朴的生活,无不感到惊讶。1917年9月24日,廖仲恺被大元帅孙中山委任为军政府财政部次长,在财政总长唐绍仪就任之前,代理总长职权。在任职期间,他规定了严格的财经纪律,并督促部属按章办事,在他卸职结算时,没有一笔不清的账目。他一丝不苟的态度得到了人们的赞扬。
鞠躬尽瘁、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自从投身革命之日起,他便把生死置之度外。在日本留学期间,他曾经奉孙中山之委派,冒着生命危险,回国内长驻“天津法军营中”担任翻译文件和联络工作。天津是清王朝的京畿地区,堪称“虎穴”,危险性很大。他明知艰险,却欣然前往。临别时,他的夫人何香凝写下悲壮的诗篇:“国仇未复心难死,忍作寻常泣别声。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取中华史上名。”诗词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这对革命伴侣为了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豪情壮志。
与当代社会发展相结合,继承和弘扬仲恺精神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后期,毛泽东就曾经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由此而言,廖仲恺的思想同样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它,并且传承下去。
继承和弘扬仲恺精神,就是要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廖仲恺虽然出生在美国的旧金山,但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由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他目睹美国警察侮辱华侨的惨状,所以在廖仲恺稚嫩的心灵中,埋下了爱国的种子。爱国这条红线,始终贯穿着廖仲恺的一生。爱国,无疑是仲恺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爱国主义从来就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对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抗外来侵略及推动社会进步,起着重大的积极作用。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具有了新的内涵,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和发展中国。因此,我们热爱祖国,就必须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无可否认,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也在不同程度上对民族大业作出贡献。我们一定要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继承和弘扬仲恺精神,就是要把学习廖仲恺的高尚品德与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结合起来。“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全党智慧的结晶,是江泽民同志吸收前人的思想精华,结合新时期的革命实践总结出来的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品格。经过仔细的推敲、对比与研究,就不难发现,在80年前,廖仲恺很多的思想主张与道德风范,正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他能够与时俱进,对帝国主义者所作的理论分析,对工农群众所持的态度,与我党当时的认识十分接近,这不就是代表了当时先进文化的方向吗?他的廉洁奉公的美德,他的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堪为我们的楷模。
继承和弘扬仲恺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为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而添砖加瓦。综合国力的强弱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在新时期,我们仍然要保持这种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向着新的更加美好的目标奋勇攀登,不断地开拓创新,为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廖仲恺的遇难,是中国国民革命的巨大损失。他为惠州的山水增色,为惠州的人民争光,是惠州人的自豪和骄傲。在他的忌辰80周年之际,我们缅怀他,纪念他,更要继承和弘扬他的精神,为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努力。 (作者单位: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