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特别报道
 
山歌我开台 敢对就过来
 
发表时间:2006-04-02 16:28:33  来源:惠州日报
 
    对歌即一人唱起,另一人驳接而唱,形成了一种群歌欢庆的场面。在我市许多地方,有不少这样的风俗,尤其在节庆期间可见公众性的大规模的驳山歌活动。

    西湖边上歌声亮,“我唱山歌你来和”

    惠城区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的林慧文兴致勃勃地向记者描述了旧时中秋之夜西湖岸边对歌的情景:当暮色降临,人们便扶老携幼,三五成群,聚集在西湖岸边,等待着对歌的开始。明月升空,清辉照人,山歌擂台便要开始了。突然,不知从哪个方向传来高吭的歌声:“今夜山歌我开台,哪个敢对就过来!”早已兴致勃勃的听众刚反应过来,又被应战者那不甘示弱的歌唱吸引了。“阿哥赏月正行来,有歌尽管抛过来。”……听众的情绪被感染着,随着一唱一和,到精彩之处,掌声雷动,欢呼雀跃,如果一方被另一方压下去,嘻笑声此起彼落,如果反败为胜,则又是一片赞扬声了。

    改革开放以来,惠州群众性的唱山歌活动日趋踊跃,一些老山歌迷时常三五成群,留连西湖之畔,即兴吟唱。1988年国庆节期间,市文化局特邀梅州市著名山歌手余耀南、周天和、陈贤英在西湖边搭起山歌擂台,重现了旧时西湖边对山歌的热闹情景,令人耳目一新。近年来,惠州各地的一些退休干部也组织起山歌队。惠阳区秋长镇今年77岁的吴茂祺老人,创作了不少客家山歌歌词。“我唱山歌你来和”,他们用客家山歌怡乐天年,也给人们美妙的享受。

    西林河边常对唱,瘾头一来到天亮

    改革开放以来,每年的中秋节晚上,龙门县县城东校场都会举办山歌演唱会,让众多的山歌爱好者上台演唱。

    今年84岁的龙门县当地山歌王朱灶告诉记者,他10多岁的时候,就很喜欢听大人唱山歌,从17岁起就自己唱山歌了。龙门县城有一条西林河,河两岸的人们喜欢隔着西林河对唱。以前西林河边天天晚上都有人在对唱,对歌的歌词都是即兴的,有些人可以连续唱上5个小时,上瘾时会唱到天亮。人多的时候,有上百人在对唱,更多的人是在听,他当时是最好的歌手之一。

    72岁的张月容是龙门县城自发组织的山歌组组长,她告诉记者,她在1953年的时候就开始唱山歌了,当时唱的是“斗地主分田地”。后来参加一些山塘水库的建设劳动,大家都喜欢唱些带有鼓动性歌词的山歌来鼓劲。听了这些激情的山歌后,大家挑泥觉得好像不用力了。

    现在龙门县还有很多人经常唱山歌,每到圩日就到河边唱,乡镇的歌友也赴墟到县城与歌友相会,唱完歌后才回家。他们唱山歌没有任何音乐伴奏,全部都是清唱,歌词也随着形势变化,如去年6月份的军民抗洪抢险事迹,也被他们编进歌词里去了。
 
    本报记者 朱如丹 王照冰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