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 区
担心不良反应,不接种疫苗
案例:家住惠东的陈女士儿子今年3岁了,儿子到指定疫苗接种门诊接种疫苗不下10次了,陈女士每去一回都困惑一次。日前,她又接到通知要求带儿子去吃脊髓灰质炎疫苗,陈女士再度困惑:许多人都说“是药三分毒”,可是儿子要不去吃糖丸,要不去打疫苗针,多次下来会不会影响健康?
随后,记者随机采访了6位带孩子打预防针的家长,有4位都表示有这样的疑问。
专家解答:为解答家长们的困惑,记者采访了市人民医院江北分院防保科疾病控制主治医师王志豪。他告诉记者,多次接种疫苗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他说,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都是经过众多专家研究论证的,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手段。只要家长通过正规途径,在医生专业指导下带小孩来接种疫苗,正确掌握禁忌症,安全是有保证的。
而接种疫苗出现的不良反应是短暂的、临时的,比如:接种部位酸痛、轻微发热等,偶发其他异常反应者可及时与接种医生联系并诊治。一些家长因为担心孩子接种后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决定不让孩子接种疫苗,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接种过疫苗就能100%免疫
案例:接种过水痘疫苗的2岁女童苗苗,几天前身上长了一些红色的痘痘,整天哭闹。妈妈张女士不明白女儿得了什么病,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她,苗苗身上长水痘了。张女士疑惑了:女儿不是已经接种过水痘疫苗了吗?怎么还会长水痘?
专家解答:王志豪医师告诉记者,接种疫苗是保障孩子远离各类严重传染病的必要预防措施,一般情况下能让孩子远离很多种严重传染病,但是并没有一种疫苗对人体的保护率达100%。同时,由于个体差异,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免疫成功。即使接种过疫苗,也不能抱有100%不生病的想法。
张女士的女儿接种过水痘疫苗,仍然有长水痘的可能,但程度会相对轻微,发热及留下后遗症的可能性也会相对下降。儿童接种疫苗时,一定要遵照医生的叮嘱,例如服食脊髓灰质炎糖丸前后半小时不要喝热饮或喂奶,发现小孩吐出糖丸要告知医生补服,要在医生指导下当场服食;注射疫苗后半天内不要让孩子剧烈运动,以提高免疫成功率。平时也要让孩子养成讲卫生的习惯、注意饮食安全等。
外地儿童不能在本市接种疫苗
案例:从外地搬来惠州已经2个多月的李先生,儿子今年2岁多了。本月初,他接到母亲从老家打来的电话,说老家村里通知小孩吃糖丸了。李先生很苦恼:从惠州回老家坐车要10多个小时,自己也才刚找到工作。如果带孩子回老家吃糖丸一趟要请假好几天,这样还没熟悉的工作得耽搁了。通过邻居,他打听到惠州近段时间也在给孩子服食糖丸。李先生到医院一问,才知道外地的孩子也可以在惠州吃糖丸。
专家解答:关于外地儿童能不能在本市接种疫苗,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任永礼。他说,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是我国卫生部门和疾控系统共同的心愿、职责。凡是适龄儿童,不管在其居住地或出生地,我市各疫苗接种点都会一视同仁,帮他们接种疫苗。
只打第一类疫苗就足够
案例:“我的孩子只要接种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内疫苗就足够了,其他的疫苗没有必要接种。”在采访中,记者遇到不少家长有这样的想法。
专家解答:任永礼医师说,对于孩子,除了确保按计划接种第一类疫苗(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内疫苗)外,有条件的父母,还可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医务人员咨询,补充接种第二类疫苗。第二类疫苗所预防的疾病大都危害性较强,比如:水痘的传染性强,一旦孩子身边有人感染水痘,就极易被传染,并且还会发生细菌性感染。所以,如果孩子属于流行疾病的易感人群,或是正处于疫区,就要及时给孩子接种第二类疫苗,如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等。
第一类疫苗是免费的,第二类疫苗则采取“自愿自主”接种原则,疫苗费用由个人承担。但为了孩子的健康,建议父母也应该给孩子接种第二类疫苗。
本报记者周智聪 通讯员陈连馨 黄宇强
相关链接
1、第一类疫苗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乙脑疫苗等;
第二类疫苗包括: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肺炎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2、有下列情况的儿童暂不能接种疫苗:
A、正在发热,患有哮喘、风疹块、湿疹、急性传染病,或患有心脏病、肾炎、肝炎、肺结核等病;
B、有疫苗过敏史者;
C、有免疫缺陷者等。
(智 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