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民情关注
 
买商品要先看清标签
 
发表时间:2006-03-28 12:10:21  来源:
 
    家住市区东平的许先生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购买东西的时候不会去仔细看清物品的标签和标识,经常是拿到东西交了钱就走人,这个习惯让他吃了苦头。

    一天上午,许先生走进市区南坛某商场,看到这个商场销售的东西比原来便宜了很多,许先生挑选了不少的物品,看到一大瓶橙汁才卖3元钱,许先生二话不说就提了3瓶回家。

    喝“三无”饮料腹泻进医院花了240元

    爬上8楼的家,许先生感到口干舌燥,立即打开一瓶刚刚买回的饮料喝了起来。到了下午上班的时候,许先生感到肚子有些不舒服,他以为是中午吃饭造成的,吃了一瓶保济丸就上班了。晚上吃饭的时候,许先生边吃饭边喝了一大杯上午购买的饮料,晚上睡觉时,许先生拉肚子已经去了两趟厕所。这时,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吃了不清洁的东西造成拉肚子。但他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到自己究竟是吃了什么造成拉肚子的,一个晚上竟跑了几趟厕所。

  第二天,许先生赶紧到医院去看病,医生检查后认为他患了急性肠炎,打吊针吃药许先生共花了240多元。许先生感到自己这钱花得冤枉,但又找不出个中的原因。到了中午,儿子发现爸爸买回来的饮料问题,这些饮料外表看起来有些像一个知名品牌的饮料,但仔细看,饮料瓶上根本没有生产厂家、地址、条码等标识,属于“三无”产品。

    拿起饮料和医院发票去商场讨说法,获得赔偿

    许先生马上拿起饮料和看病的发票就到销售饮料的商场去讨公道。接待许先生的一位工作人员认为他们销售的饮料是没问题的,因为商场销售了这么多的饮料都没有消费者来投诉过,所以许先生的急性肠炎跟他们销售的饮料无关。许先生据理力争:商场销售的饮料没有厂家、地址、条码等标识,属于“三无”产品,是不可能有质量保证的。

  随后,许先生反问工作人员,是否能保证他们的饮料肯定没问题,如果是的话,大家一起拿一瓶没开封的饮料到惠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去化验,看是否属于合格产品。听到许先生这么说,工作人员有些心虚了,走到另外一个办公室,请示了不知什么人后,就把许先生看病花的钱给了许先生。

  许先生虽然拿到钱,但心里还是有些闷闷不乐,他想不通,大商场怎么会销售“三无”产品呢?后来,一位知情人告诉他:这个大商场已经倒闭了,现在这个商场卖东西的人是临时租用商场。这些商品质量很差,但低廉的价格也吸引不少市民光顾。许先生经过这次的教训后,以后买东西会认真察看产品的标识了。

    本报记者朱如丹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