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历史任务,农业部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区的具体要求,渔业和渔区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渔业发展和渔区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建设好新渔区,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质量效益为核心,加快渔业增长方式转变,深化渔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做大做强养殖业、加工业、远洋渔业和休闲渔业,扩大水产品出口,加强水产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保护。
强化渔民教育,培训新型渔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区,必须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渔民为主体。目前,我市渔民整体素质偏低,就业范围偏窄,缺乏就业竞争力。我们要按照以人为本和全心全意为渔民服务的宗旨,把工作着力点放到提升渔民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上来。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站要充分利用渔民转产转业议案资金,切实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进一步促进渔民群众更新观念,鼓励渔民学文化、学技术,组织好渔民参加实用技术培训,使他们能掌握一技之长,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渔民。要切实推进渔民转产转业工作,在尊重渔民意愿和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继续落实转产转业扶持政策,加大渔民安居工程实施力度。特别是要抓紧抓好连家船渔民住房建设,妥善安置特困渔民的生产生活,积极引导渔民向非渔产业转移,引导渔区劳动力到中心城镇居住就业。
提高救护能力,发展新型渔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区,必须有坚强有力的支撑体系。要逐步建立健全五大体系:一是渔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通过加大渔业执法力度,加强渔船管理,开展资源增殖放流,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加强人工渔礁建设和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手段,使近海渔业资源得到明显改善。二是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所为龙头,组织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市海洋环境监测站等有关科研机构,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带动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三是渔业质量安全体系。抓紧建设和完善我市海洋与渔业“三合一”检测中心实验室,开展好水产品质量检测、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海洋与渔业环境水质分析、水产种苗质检测、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等职能工作。四是市场与信息体系。以全市水产品市场为依托,升级改造水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新型的流通形式,建立和完善水产品营销服务平台。五是渔业防灾减灾与救助体系。建立健全以渔政、渔监、通讯管理机构为主体渔业应急救援体系,提高渔业救护能力。
落实保障措施,推进渔区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涉海部门要统筹协调,齐抓共管,落实保障措施,推进渔区建设。一要坚决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要求,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涉海收费管理,切实减轻渔民负担。二要切实维护好渔民合法权益,全面推进水域滩涂规划和养殖证发放工作,保护渔民的水域滩涂使用权,妥善解决好他们生产发展的实际困难。三要认真落实渔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渔民纳入低保救济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同时积极探索适合渔民特色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逐步建立健全以渔船船东互助保障为基础的政策性渔业保险制度。四要抓好渔业安全生产,逐步建立和完善渔业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五要扎实开展海洋和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渔业,构建“和谐海洋”、“和谐渔业”。 (作者单位:市海洋与渔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