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惠州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观察言论
 
建设新农村要找准切入点
 
发表时间:2006-03-27 10:26:59  来源:
 
    怎样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我们科学、冷静的思考。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应以科学规划、公共服务、先进文化、文明法制进村为要找准切入点。科学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公共服务可以保障农民享受改革的成果,文化教育则是授人以渔,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命运的途径,先进文化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需要的新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推进规划进村,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做好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循环农业、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等规划,大力发展市场农业、效益农业和现代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以集约发展为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科学规划工业园区,大力开展园区招商,发展簇群经济,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二要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为目标,按照适度超前、量力而行的原则,制定农田水利和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规划,完善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做好农村改路、改水、改厕、改房和改燃工作。三要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为重点,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一保五难”问题,推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四要科学制定示范村建设规划,强化典型带动。要以“村美、户富、班子强”的要求,科学规划建设一批示范村,采取县镇办点示范、典型带动,全面推进镇村规划建设,努力把各村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和谐、安康的新社区。 

    推进公共服务进村,为农民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

    一是广泛宣传发动,营造人人参与服务农村群众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借助“行风热线”等载体,大力宣传有关部门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服务基层群众的重大意义及先进事迹,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二是精心组织策划,要结合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活动,组建规划建设、先进文化、法制、医疗卫生、农技、科普、教育、婚育新风、送温暖、志愿者等下乡服务队,为农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真正为群众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切实感受到先进性教育带来的新变化,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推进先进文化进村,提高农民素质

    一是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县镇两级财政扶持力度,引导和帮助农村特别是示范村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村文化室、娱乐室和篮球场等文化体育设施,推动农民健身工程的实施。二是大力开展送文化下乡、送书下乡和送电影下乡等活动。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艺宣传活动,继承和发扬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三是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新风尚。

    推进法制进村,促进管理民主

    一是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为农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通过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举行法律知识图片巡回展等各种方式,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活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帮助群众解决“打官司难”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二是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两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三是推进依法治村工作。妥善处理农村社会各种矛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建设平安镇村,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四是加强农村党组织的建设。结合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狠抓整改提高,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作者单位:博罗县委)
 
管一管这样停车
惠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咨询电话:0752-2831813、2831859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文华一路惠州日报社电讯技术部 网站设计: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