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元旦、春节临近,据市有关部门的安排,我市将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倡导节日清廉新风,杜绝干部节日请客送礼歪风。其实,早在今年国庆前夕,我市、县(区)两级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就做客市(区)广播电视台,接受廉政建设专题访谈(《惠州日报》作了报道),有力推进了我市廉政文化建设工程,创新了廉政教育形式和内容。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带头在媒体公开接受廉政访谈,让群众看到我市党委政府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
从一定意义上说,节日是开展廉政教育是最有利的时机。众所周知,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群众非常重视,人们在节日中相互走访,互致祝贺,互赠礼品,给老人小孩派“利是”,为困难贫弱送温暖的习俗,深入民心,绵延了几千年,构成中华民族和谐生活的基础。但在现实中,也有一些利欲熏心的人,利用传统节日习俗,借过节之机,行“巴结”、“讨好”乃至行贿及受贿之实,刮起了“请客送礼”歪风,这种风气像病菌一样严重毒害着社会风气,损害了党政机关组织的机体,也损害了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使正常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上级与下级的关系、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变得庸俗甚至是浑浊起来。这种风气虽然不是社会的主流,但其危害性不可低估,不少领导干部因过不好这一关陷入腐败泥潭而不能自拔。
及时在节日期间开展廉政教育,能够提醒各级党政领导同志保持应有的警惕,提高预防节日“病菌”侵害的免疫力。
倡导节日清廉新风就要采取斩钉截铁的措施,用铁律破干部节日请客送礼歪风之茧。节日公款宴请,送红包现象存在已多时,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似乎已成了一种惯例,即所谓“潜规划”,要突破这坚硬的“茧蛹”就要拿出很大的勇气,花很大的气力。这就要求严明纪律,严厉处罚违纪者。同时要求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旗帜鲜明,果断行动,拒绝宴请、拒收红包。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原县委书记王绪刚写对联拒礼、外出过年的做法,值得借鉴。他在大年三十下班后,写了一幅对联贴在门上,上联是:“不收拜年礼从我做起”;下联是:“不送贺岁物请您带头”;横批是:“同倡新风”。随后带着老婆孩子到兰州亲戚家过年去了。几年坚持下来,全县干部群众都知道县委书记是一位廉洁的好领导,从而带出一方廉洁风气。 已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