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朝荣)“这一大片湿地十分漂亮,十分难得,十分可贵!要加强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使之成为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典范之一,成为我市建设绿色生态惠州的新名片。”昨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柳锦州在实地调研、考察了潼湖湿地资源后这样强调。市委常委、秘书长黄雁行,副市长林添好,以及市委政研室、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海洋与渔业局负责人,惠城区委主要负责人随同调研。
潼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市南部惠城区陈江、沥林、潼湖、潼侨等区域,属典型的内陆淡水湖泊湿地。昨日下午,柳锦州一行驱车专程前往考察湿地资源。看到绵延浩淼的湖面碧波荡漾,映衬着蓝天白云,与周围的河流、小溪、鱼塘、菜地构成的田园风光浑然一体,显得格外和谐,大家不由得发出赞叹。
柳锦州详细了解了湿地资源情况。湿地核心面积达670公顷,湖泊绵延11公里、宽0.8公里,湿地集雨面积达423公顷。市林业局负责人介绍说:“潼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896公顷,现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禽,共有鸟类200多种,面积之大,资源之丰富,全省少有。”柳锦州听后十分高兴,他说:“作为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的重要性正越来越为社会所认识。我们一定要保护好。”
柳锦州进一步指出,怎么保护好,能否建成湿地公园,把湿地资源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结合起来,需要好好构想,科学规划。得知有关潼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规划从保护着手,逐渐恢复生态系统,通过引鸟工程的实施,使之成为华南地区观鸟、研究、科普宣传的基地,柳锦州对此表示赞赏,并要求有关部门认真做好相关工作。他强调,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潼湖湿地保护好、规划好、利用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建设绿色生态惠州增添亮丽新名片,造福惠州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