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7月份,惠东县实现生产总值67亿元,比增12.9%,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34.5亿元,比增17.1%,一般预算收入1.3亿元,比增17.5%,人均现金收入2919元,比增14%。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呈良好态势。
我们一定要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工作会议精神上狠下功夫,在招商引资、推动大项目建设和发展特色经济方面谋求更新更大的突破,加快建设实力惠东,真正振起惠州的“东翼”。
加快发展外源型经济
加快发展外源型经济。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资源、政策和服务优势,营造“洼地效应”,大力吸引外商投资。县、镇、部门领导带头落实年度招商引资责任制,做到周有跟踪、月有检查、季有通报、年终有考核,建立绩效评价机制。
全面实施谁引进谁得益的税收分成办法。鼓励异地兴建项目,凡引进工业项目到其他镇工业产业园区兴办的,从投产获得税收之年起,实行税收比例分成。与此同时,抓住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大好机遇,做好政策宣传和引导工作,加大出口工作力度,提高企业效益,拉动我县对外加工业、制鞋业和农产品的生产需求,从而扩大生产。
打造“三大工业经济走廊”
在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工业立县的意识,坚持工业的主导地位。惠东今后的发展战略主要围绕构建县城经济核心区、黄吉制鞋经济区、稔平半岛重化工业经济区,打造“三大工业经济走廊”,培育壮大外源型经济、民营经济、特色农业经济、海洋经济、旅游经济、港口商贸物流经济等“六大经济支柱”。以重点推进“三大工业走廊”和鞋材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
近期重点是集中力量抓好珠三角产业转移等工业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把第一批21个重点项目落实到人,着力引建一批外源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壮大工业经济规模。 抓好民营经济和“五色旅游”
首先是重点抓好黄吉制鞋经济区的鞋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近期开发建设3000亩,中远期6000亩,争取到2010年鞋材产值达到100亿元。其次是充分发挥民资和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重点抓好马铃薯、优质水果、优质蔬菜、山地三黄鸡、瘦肉型猪等5大基地和网箱养殖、高位池养虾、工厂化养鲍等3大基地建设和农产品加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再次是抓好古色、红色、绿色、蓝色、银色旅游,开辟“五色旅游”两条线路:一条是由巽寮湾、双月湾、海龟湾、平海古城、平海温泉等景区景点组成的滨海蓝色、银色旅游专线;另一条是由高潭中洞、安墩边纵纪念公园、白盆珠水库、黄狮古围村等景区景点组成的红色、绿色、古色旅游专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