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7月,惠城区完成地区GDP91.4亿元,增长15.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6亿元,增长91.8%;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9亿元,增长21.7%;新签外资合同83宗,合同外资金额2.5亿美元,增长98.5%。
提升外向型经济规模与效益
接下来,我们将根据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产业、纺织服装产业、石化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承接深圳、东莞等周边地区的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充分利用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即将投产的有利时机,抓好产业链招商,力争实现合同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双突破。切实抓好工业基地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推动潼侨、三栋等重点工业基地建设。加强重点项目的跟踪和服务工作,提高项目履约率和项目资金投入密度,提升外向型经济的规模与效益。
争取做大做强一批民营企业
加快发展中心镇,提高中心镇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建设一批特色专业镇。高度重视灾后复产工作,加大资金和物资的扶持力度。把灾后重建与危房改造、农村饮水工程结合起来,确定120户房屋重建户,计划将其中55户房屋进行集中修缮,投入资金205.2万元,另65户房屋采取分散重建,政府每户补助1.5万元。加大农业品牌的培育和宣传力度,抓好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原产地认定,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下半年,要重点加强对科技型、外向型、就业型和农产品加工型民营企业的帮扶工作,扎实有效地推动“民营企业50强”和“个体工商户50佳”计划的实施,争取做大做强一批民营企业,打造一批名优品牌。巩固与温州、义乌等地民资合作项目的成果,进一步加大对江浙一带民营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组织企业与金融部门交流座谈,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集中力量推进民心工程建设
着重推进惠州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和金山重型汽车交易市场的建设,认真做好全区商业网点的总体规划,力争多引进一批大型商贸企业,拉动市场需求和相关产业发展。加大发展旅游产业力度,千方百计推进白鹭湖旅游度假区、矮陂温泉、小金口F3赛车场等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提高城市旅游业水平。
集中力量推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建设,大力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城市管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监督工作,努力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加强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